蔡邕以前在东观,与卢植老师、韩说等修撰《东观汉记》,突然今年遭流放,所以没有来得及写成。他上书所著的十意,分别首目,附在书尾(《邕别传》记载有《律历意》、《礼意》、《乐意》、《郊祀意》、《天文意》、《车服意》)。灵帝爱怜蔡邕是个人才,正第二年大赦时就赦免蔡邕,准许他返回原籍,蔡邕自从放逐到被赦免,历时九个月。这一年对于蔡邕来说真是悲喜交加呀,正当蔡邕正准备启程回郡的时候,没想到又出了岔子,五原太守王智(中常侍王甫的弟弟)为他送行。酒喝足后王智起舞劝蔡邕,等于是王智喝醉了耍酒疯,王智本来很骄贵,丢了面子被部下嘲笑,破口骂蔡邕说:“罪犯也敢轻侮我!”蔡邕振衣而去。王智很恨他密告蔡邕心放怀怨,诽谤朝廷。灵帝身边宠幸的人也都诬陷他,蔡邕知道消息害怕再次流放,干脆一跑了之,远走吴会之地,得外界沟通就只依靠泰山羊氏,在吴地共待了十二年。后来蔡邕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在世人的眼中消失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当时不像后世通讯发达,无论什么时候,走到哪,一个电话搞定,那时最快的是书信,也得十天半个月才会有一次。
在学生中开始流传一种“读书无用论”的观点,我想蔡邕的失踪算是一个引子吧。然而更为让学生们失望的还在后面,套用一句话叫没有最失望,只有更绝望。
灵帝在他母亲董太后和及常侍们的教唆下尝试卖官。朝廷公开宣布可花钱买到自关内侯以下至光禄勋下属虎贲、羽林等部门职位;卖官的规定是:地方官比朝官价格高一倍,县官则价格不一;官吏的升迁也必须按价纳钱。求官的人可以估价投标,出价最高的人就可中标上任。除固定的价格外,还根据求官人的身价和拥有的财产随时增减。一般来说,官位的标价是以官吏的年俸计算的,如年俸二千石的官位标价是二千万钱,年俸四百石的官位标价是四百万钱,也就是说官位的价格是官吏年收入的一万倍。段颎、张温等人虽然功劳很大,声望也很高,却也都是先交足了钱,才登上公位的。及至后来更变本加厉,以后官吏的调迁、晋升或新官上任都必须支付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官位标价,也就是说,官员上任要先支付相当他25年以上的合法收入。许多官吏都因无法交纳如此高额的“做官费”而吓得弃官而走。后世人家都跑官要官,这倒好,因为付不起做官费不做了,这倒很让后世的那些人汗颜。
从上面可以看出当时的朝廷已经知道地方大员比朝廷官员油水大,所以价格高出一倍,县级官员价格按所在县的人口多少,富裕程度来逐个定价,想买官的可以预先估价,进行投标,出价最高的人上任。还要根据竞买人的自身财富情况随时进行变动。就连有军功的段颍,张温这样的人也得交钱。后世的商业运作中的集合竞价,排名竞价,招投标中的明标,暗标,围标等种种商业手段简直被灵帝用了个出神入化,空前绝后。真是把当时的朝廷当成百年老店来经营的呀。
这真是让我们这些想通过读书而做官的人的梦想彻底破灭一大创新举措。
灵帝将卖官所得收入用于西园的建设,供自己享乐。这个时候有个宦官吕强(就是在蔡邕落难是在灵帝面前替蔡邕说好话的那个人),就劝说灵帝,天下财物都是陛下的,何必还分公家和私家的呢?
不得不说一下宦官阶层,他们中也有不少是明白人,这个吕强就是个明白人,吕强字汉盛,成皋(今荥阳)人。从小黄门做到中常侍,灵帝时封都乡侯推辞不做,劝说灵帝斥奸佞,任忠良,薄赋敛,厚农桑,开言路,走一个皇帝应该走的正道。灵帝知道偏偏不听,黄巾起义时,劝说灵帝赦免党人,诛杀贪官,考核地方官,很多宦官害怕,就把自己己的七大姑八大姨从地方调回来,他的同事赵忠等诬陷吕强兄弟贪污,灵帝就派人拘捕,吕强个性要强,史载:强闻帝召,怒曰:「吾死,乱起矣。丈夫欲尽忠国家,岂能对狱吏乎!」遂自杀。这是一个忠君为国的宦官,一个和当年飞将军李广一样,不愿意面对狱史坐监狱而死的人。灵帝这个百年老店的经营管理者,着实让围在他周围的各路势力寒心。而且这个卖官制度一直持续到灵帝死亡。
曾经有美好的梦想,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作为当时的学子,我们也感到了迷茫,如果说青春的迷茫谁都有过,但对于国家前途的担忧和自身的出路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通过和公孙瓒大哥的交流,一个想法在我们的脑海中酝酿着。
十月,灵帝下诏收回了他老婆宋皇后的玺绶,直接和他老婆离婚了,很快他老婆就忧郁而死。宋皇后的父亲宋酆和兄弟都受到牵连被诛杀。那可是当朝的岳父和国舅,皇后身边的工作人员(宦官)常侍,小黄门们都可怜宋皇后无辜受冤死,一起凑钱物,收殓埋葬宋皇后及其宋酆父子归葬在旧茔地皋门亭。这个事件影响很大,宋酆是当朝执金吾,妹妹渤海王刘悝王妃,几年以前在王甫等常侍的诬陷下说刘悝被人拥戴要和灵帝争皇位,刘悝被诛杀国除,如
喜欢嗨,我是刘备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