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了“武神”吕布,袁术已经成为了强弩之末,剩下的就只有盘踞四州之地的袁绍,说起这个袁绍,实在是有很多有趣的历史小段子。
袁绍和曹操小的时候曾经是一对好盆友,但是长大以后的不相容也是理所应当的,那个时间段和现在有异曲同工的地方,因为都是利益筑成的社会。
在这里的“曲”是指施力方。东汉时期是为了抢地盘,属于内力;现在是欧美国家建立的企业制度侵犯,属于外力。
袁绍和曹操两个人原来是一对关系非常好的朋友,但是在他们的童年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一件事真假我们先不辩解,不过这件事对曹操和袁绍未来的敌对有着很大的作用。
曹操、袁绍和张邈是三个好朋友,只不过张邈在这一时期并不出名罢了。袁绍和曹操去参加同村里一家结婚人的婚礼的时候,曹操比较有心计,两个人看到热闹之处,竟然动起歪脑筋去抢人家的新娘子。
两个人先躲进了人家的园子里面,等到天黑透了,两个人放声大喊:有贼!屋子里的人全部出来了,曹操则钻进屋子里抢走了新娘,可是袁本初可就没这么幸运了,他掉进了带刺的灌木丛中,曹操急中生智,大喊一声:“贼在这里!”袁绍一急,从灌木丛中蹦了出来。
这件事情并不是个案,而是曹操、袁绍和张邈三个人经常在一起胡闹的典型事例。但是当时的太尉桥玄很看好曹操,他认为曹操在以后一定是一个人才,以后平定天下的人,非曹操莫属,所以把自己的妻儿都托付给曹操。
别看曹操生逢乱世,但是他也和张让有过一次战斗,那一次是去刺杀张让,张让虽然人多势众,但是曹操却能够舞动双戟,全身而退。既然雄心勃勃,武艺高强(大家请参见《战国无双》中的织田信长),桥玄并没有看错人啊。
当然,对曹操评价的第一人就是这位桥先生,他的评价就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贼。”不过这一句话在许劭的口中变成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其实这并不是原版,原版的句子是:清平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因为这是一本历史正书(比历史著作更加真实的书籍),所以我们也就不能在这里咬文嚼字,我不喜欢用文学统领历史,每个科目都应该有其独特的一面。
许劭评价曹操也是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评价的,毕竟自己是在曹操的面前评价的,如果评价的不好,曹操会让他去地下待着去的。
所以逼不得已的许劭拼死说出了两句话:“清平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是的,像董仲颖那样的家伙只能成为枭雄,毕竟西凉兵也曾经独占一方;但是曹操的雄途伟业以及他最后坐上的国丈位置的方式,确实不好评价。
到了袁术被逼的辞去帝号的时候,他把传国玉玺交到了他哥哥的手中,这一回他终于承认袁绍是自己的哥哥了,以前的“家奴”称呼,一扫而光。
曹操生于汉朝桓帝的时候,也就是熹平三年(155年)。在灵帝一朝开始生长起来,但是汉灵帝和汉桓帝都是昏君,他们统治的阶段称为东汉历史上面最黑暗的阶段。
虽然东汉时期在灵帝驾崩之后又苟延残喘了三十三年(222年,吴国建立,标志着三国鼎立开始),但是,从189年开始,正式的东汉国家机器就开始崩塌了。
在这里,我要介绍一个《三国演义》上面的误区,曹操在中牟县的帮手并不是陈宫,陈宫没有到过中牟县上任职,而中牟县那时候的当官的,已经不知道是谁了。不过这也是一个标志,标志着董太师已经不得人心了,但这也是曹操一生民心基础的开始。
曹操跑到陈留就停了下来。陈留有一个孝廉叫卫兹,赞助了曹操一大笔的钱财。
三国时代的名将集团都是有人赞助的,有了这笔钱,曹操买下了五千多人的军马。时间我们以前提到过,就在189年的农历腊月。和曹操一起拉队伍的还有他的好朋友张邈,同时曹家鼎力相助,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休等人纷纷来到曹操的身边。
接着就是十三路诸侯举起反旗,这十三路诸侯,但是名单里面并没有曹操的一份,曹操只是被袁绍临时加封为“行奋武将军”,也就是代理的奋武将军。
袁绍这个人,有三点好处:人长得好看,对人很好,人缘也很足。但是就有一点不好,那就是刚愎自用,脾气暴躁,典型的白羊座。董卓之乱是他首先挑起的,然后董卓火烧了洛阳宫,这样的做法首先应该承担责任的就是袁本初。
曹操看到这些胸无大志的家伙,决心自己单干。所以在迎接刘协到达许都的前面的六年内(191——196),曹操主要做了下面的三件事情:1.掠地;2.屯田;3.募兵。
关于第一点,是因为黄巾军暴动,于公元192年杀死了不听鲍信劝阻的刘岱(当时的兖州牧),陈宫劝说众将请曹孟德担任州牧,众将同意之后,曹操得到了第一块根据地。
曹操担任兖州牧之后,便率领大军和黄巾军决战,随之就开始了第二点:募兵。
黄巾军有一百万,曹操只有上千人,差距可以说是十倍百倍。所以曹操招募了许多兵将,并将投降的有战斗力的黄巾军编成了队伍,名曰:青州兵。
曹操是在196年接受谋士建议实行屯田制度。由于连年的战争,许多土地已经成为无助的荒地,所以曹操将一部分交给军士和黄巾
喜欢汉末曹魏真英雄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