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火的地方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江家堡,它是一个人口两万余的大型城中村镇,一条南北公路将它一分为二,东边的叫东江家堡,西边的叫西江家堡。这条公路路基不是拆迁用公安、消防、武警和铲车开辟出来的,而是历史形成的,当路基线一放,东西堡的人后悔得直骂娘,一笔横财凭空蒸发。东西江家堡供奉同一个祖先,共用同一部族规,鸡犬之声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为向自己的族人靠拢和规避不必要的麻烦,住在两村结合部的人不约而同地向两边退缩,天长日久中间就空出了一条南北大通道,成了两村的垃圾场。政府在公路上方修建了天桥以连通两村,但上面极少有行人,即使有也是外来人在两个村子办事,绝不是两村的村民。互不照面,自然是仇视对方,那么他们这仇是何时结的,说来话就长了,要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中唐时期。
渔阳鼙鼓一响,唐王朝举国震惊,潼关哥舒翰一败,玄宗举国南逃,马嵬坡兵变后,肃宗灵武称帝,朔方节度使兵部尚书郭子仪率军收复长安后西出潼关。兵开到黄河安边,有一个叫江洲外号江老三的佃户投身军中,与他同行的还有他一个叫蒋三的兄弟,由于他作战勇敢,很快脱颖而出,特别是在剿灭史思明的战斗中他立了大功。还朝后郭子仪据实奏报,江洲封了官,皇帝还把城北一处皇庄赐给了他。蒋三一路追随着他,现在成了他的大管家,他经营有方,使江洲的家业迅速扩大。江洲官越做越大,直至封疆大吏刺史。他感念蒋三的功劳,特别是感念他把他从战场上死人堆里刨出来不分昼夜照顾三个月的天大恩情,出钱在皇庄边上给他买了地,娶了媳妇。蒋三无以为报,就将他的第一个儿子过继到江洲名下。几十年后,二人相携而终。
这是一个老套的故事,怎么看怎么是无才穿越小说的套路,混混穿越成小人物,利用现代理论和历史知识,选准方向,用对方法,一步一步爬上权力的高位,最后功成身退。然而江家堡的人就是相信它,捧若圣经。
说来也奇怪,此后的一百多年里,江家世世有人入朝为官,家声浩大。蒋家则精于经营,财富巨万,也家声浩大。蒋家在志得意满之余,苦于没有声势显赫的祖宗以正其根,以壮其势。于是他们就想既然祖上有入嗣江家的先例,蒋和江又差不太多,倒不如蹭进江家宗祠为自己镀金,以其后背能脱了商籍也能入仕。谁料江家严正回绝,在重农抑商的年代,官家的江家根本就不把蒋家放在眼里,虽然他们是世交。自尊心受损和算盘落空的蒋家恼羞成怒,干脆一不作二不休,在自家里建了江门宗祠,以江洲为祖宗以蒋三的大儿子为一世祖,与江家分庭抗礼堂而皇之地姓起江来。又是几百年过去了,两大家子繁衍生息,人多了,但是随着帝都的东迁北移和连年战乱,两家都渐渐式微了,有许多东西敌不住时间的冲刷已模糊不清了,到底谁是江门的正宗,需颇费一番口舌的。到了明代,随着社会的稳定,江门也迎来了中兴,江成恩就是中兴之祖。他为官清廉,治民有方,官至宣德年间的阁臣。致仕回乡时,宣德皇帝为褒扬他的功绩特命孙隆做画相赐,内阁题跋,本人用玺。在题跋中皇帝勉励江成恩要发挥余热,教育好子孙为朝廷再做贡献,他果然不负帝望,在明代以后的一百多年里,江门出了几十位进士,大都清正廉明,为朝廷做了不小的贡献。奇就奇在这几十位进士全是江门正宗的后代,而蒋家只能享受他们的财富。明朝末年,天下大乱,西安是受害最深的地方,贼来一窝土匪,官来一窝强盗,如此反反复复几十年,江门正宗有祖陵在,钉守原地,被折磨得七零八落,从此一蹶不振。而蒋家则避祸江南,很好地保持了实力,到红顶商人风行中国时,他们千年终于迎来翻身的机会,纷纷进衙门做事,声望远在江门正宗之上。现在,他们回过头来和江门正宗讨论谁才是江门正宗的问题,江门正宗顶不住压力妥协了,他们找高人临摹了一幅中兴之祖的画像送给蒋家人,原则上第一次承认他们是江门中人。他们也有自己的考虑,一是自己式微,让蒋门人加入可重新壮大族威,二是两家不能再争了,再争只会令自己更弱,连代表江门讲话的底气也没有了,蒋家正好取而代之,于是他们妥协了。上世纪的革命大潮粉碎了蒋门的优越感,建国后江门正宗和这个城市一样终于找准自己的位置,时代不同了,自己早早的已不是皇室帝胄和豪门大户了,小老百姓一个,需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人做事,渐渐地他们又异军突起了。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他们迅速占领了全国不少地方的头把交椅,又声势显赫起来。而蒋家也凭借着血液里的精明因子,行商世界各地,迅速积累了巨额财富。虽然家族作为一个社会单位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作为一个文化符号的历史则刚刚开始。经过千余年的发展,江门族人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不乏金如山火声如洪钟者,他们随着寻根问祖热来到西安,磕个头上柱香,动辄就留下数以万计的钱财以表诚心。
钱啊,白花花的银子鬼才不动心呢,两家的争执由于实力旗鼓相当就更加激烈了,因为正宗只能有一个。争执的结果总是以江门正宗的胜利而告终,原因就是他们手中有中兴之祖画像,就像凤凰投林百鸟吸声一样,无论怎样的争执到画像面前都得乖乖低
喜欢瘦灵魂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