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说这么两句打油诗,引出一段交朋友的故事来。世上知音难觅,所以才把古代先贤们拿出来吟咏,为得是实在少见、稀罕。
交朋友,无论古今,这都是门复杂的学问。现如今人们把“朋友”这个词儿用得有些个轻率了,酒席宴前三杯两盏一下肚,这就成朋友了大揽的主儿随口就说:“兄弟,以后有事儿找我!”等你真有了要紧的事情他管吗?他不管。三杯水酒点头之交,他也犯不上。那么古代怎么样,也有这种人。要不怎么说“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呢?只能锦上添花、不知雪中送炭的主儿是居多的,平日里称兄道弟的人,未必能算得上知交。
历史上的真正知交挚友令人赞叹的固然有,可不多,也就那么几位。古人结拜之时拈香盟誓,为桃园结义之情上一炷香,因为“刘、关、张”那是全始全终,张飞和刘备都可以说是为了给关羽报仇而赔上了性命,全了当日桃园里的誓言;为羊左之交上一炷香,那是生死相托,刎颈之交;可是瓦岗英雄却只配受半炷香,皆因为有始无终,贾家楼结义挺热闹,一朝岗山散将各奔西东,锁五龙斩了单雄信,朋友没交到底。可见这“朋友”二字,说时容易做时难,丝毫也马虎不得、轻贱不得。
咱们这段书,说的就是个由交友而起的故事。书名是《田七郎》,可是开书不能直接从“田七郎”说起,得从另外一位的故事开书。
这位叫做武承休,辽阳人,家资丰厚,喜交名士。
辽阳在今天依然叫辽阳,是东北的粮食基地。在明朝的时候,辽阳曾是辽东一代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中心,虽然那时候还不怎么产粮食,却也并不是想象中那样荒芜的关外风沙。辽阳南北二城布局整齐得如同棋盘纵横,砖砌的城墙高大雄伟。内城有屋宇楼厦,城外有森林农田,物产丰富,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也还自在。但是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这里就渐渐衰落了,辽东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事一起百姓往往就要逃难,市面就渐渐地萧条下来,穷人多,有钱人少。
武承休就出生在这个年代。
武家前两辈儿都善于经商。
武承休的爷爷武老太爷是个纯粹的商人。东北物产丰富,什么人参貂皮鹿茸,那都是老年间就闻名的特产。老太爷起初经商时,自己也并不曾冒险去采参、打猎,那些事要是亲力亲为呢,不单冒险,还有个技术问题。说打只大老虎剥下虎皮去卖?还是进了深山老林里挖个什么千年老参?那可不是有胆量就能办到的事。武老太爷是没那些个本领,他也就是攒凑些银钱,办些货物去他乡贩卖。起初也不是什么太过珍稀的皮毛药材,也是从小处开始,先倒腾那些普通的东西,慢慢地积少成多,才渐渐地采办上贵重货物。依仗着头脑活络,善于交际,这位武家老太爷渐渐在京城还搭上不少达官贵人的路子。再加上他生意做得实在,赚钱赚在明处,不开花账不坑人,建立起极好的口碑,熬了十年八载,竟发了财。
武老太爷劳碌一辈子,快四张了才回到家乡娶媳妇。又两年得了儿子,全家欢喜。那年月不惑之年能生出儿子来也算是不易了,这武家就算有了后,万贯家财有了传人。武老太爷有子万事足,也就不出外行商了,守着金银成堆,开始琢磨着想改换门庭。改换什么门庭呢?那时候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士、农、工、商”,商人社会地位可不高,要想改换门庭,那就是要培养孩子读书。于是乎,武家聘请来有名的先生来到家中教专馆,逼着武承休的父亲读书上进考取功名。
武承休的父亲名唤武恒,念书还算灵光,你说差是绝对不差,你说强呢也够不上什么大才子。过几年进了秀才,正巴望乡试中举,一步步考上去,只可惜没等到那一年的科考,时局就乱了。
满人在辽东下了一城又一城,渐渐对大明朝形成了致命的威胁。战事一起,即使不刻意地骚扰百姓,也不免人心惶惶,百业凋零。武恒没了读书的心,琢磨着这一份家产不能败在自己手上,于是打点精神又做起了商人。虽然百业萧条,本地并没有直接交兵,零散的客商还是来辽东采购,辽东的这些土产还是得想办法往外卖,大家总还要过日子。武恒的头脑比老太爷又活络些,改行商为坐商,仗着家底厚,开起了参茸行、皮货店,在本地大量收货。市面冷清,这些货就囤着,反正武家也不急等着钱使。武家在行里素有口碑,这么一开店,总有开张的时候。渐渐地本地的好货都囤积在武家店里,外地就开始有客人闻其名而来。那年月人参还不能种植,野兽也不能饲养,这些宝货即使在辽东也算矜贵,到了外地自然更是稀罕,终究还是有不少主顾上门来寻。因为战事吓跑了不少本地有根基的大商户,同行同业的竞争越来越少,武家的店铺越开规模越大,用现在的话说,逐渐就形成了“垄断”。周围城乡的参客和猎户都到他们家来出手货物,全国各地的二道贩子也都跑来采购,竟然在乱世里成就了更大的产业,一时间盛况空前。等到时局完全稳定下来,满人登基坐天下,对辽东边境一代又颇宽待扶持,视为自家的根基。清廷对于辽阳,用现在的话说,是给了不少优惠政策的,像武家这种规模的商户,更是大力
喜欢耽聊斋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