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禾看着刘鼎,等待他的回应。
刘鼎点点头,慢慢的说道:“军师在陈州休养,陈州的军政事务,就全部交给军师全权处理吧!”
李怡禾答应着去了。
刘鼎抬起头来,看着墙壁上的军事地图,发现地图上那个青色的箭头,已经被抹去,这代表着赵双带领的四千节义军,已经全部死于契丹骑兵的手下。而红色的箭头,也已经开始北返,说明耶律阿保机准备撤离宋州了。他在宋州呆了差不多二十天的时间,所有的目的都已经达到,也该撤退了。
宋州的局势,从现在开始,应该可以获得短暂的平静了。鹰扬军也开始在宋州站稳了脚跟,大约有两千多人的鹰扬军,驻扎在宋州的不同地区。在谣言和舆论的影响下,宋州军民普遍对鹰扬军的感官不错,这是鹰扬军夺得宋州的契机。新上任的宋州刺史、宋州防御使,如果没有鹰扬军的同意,这个位置肯定是坐不稳的,大概宣武军的人也非常清楚这一点,牛存节带领的宣武军,已经开始悄悄的向兖州方向撤走了。
控制宋州,这一直是鹰扬军追求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刘鼎坐镇开封,在这里呆了足足两个月的时间,直接指挥宋州的战事。可是,当这个结果真正到来的时候,除了朱有泪之外,没有人感觉到高兴,因为,这是双方都在使用阴谋诡计的效果,而不是堂堂正正的拿下来的。在这场阴谋战里面,付出了太多人的性命,甚至是很多无辜人的性命。
赵双和四千节义军的死,让碧天楼上午的气氛有点压抑,李怡禾等人都很识趣的没有提起这个话题。张铎、史光璧、崔绾、高郁等人出现的时候,也很识趣的没有提及到节义军的事情,仿佛这件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从来没有存在过。最后,甚至连陈州的事情,都暂时不再提起。
中午准备吃饭的时候,令狐翼前来报告,说有一个叫做大玮瑎的人,自称来自渤海国,想和刘鼎秘密会面。此人化妆成普通的商旅,在开封城内逗留了两天以后,才突然找到鹰扬军的人,表示有要事要和刘鼎磋商。他还递交了渤海国的信物,一块当初武则天赏赐给首任渤海国王大祚荣的笏板。
这块笏板是用最上等的蓝田玉做成的,别人很难假冒,张铎仔细查念过以后,表示笏板并没有问题,侧面说明这个大玮瑎的确是渤海国的来人。根据三眼都的情报,渤海国现任国王是大玄锡,这个大玮瑎乃是他的长子,也是未来的太子。同时,大玮瑎也是大玄锡唯一的儿子。渤海国不惜千里迢迢,派遣太子前来中原,看来的确是有要事。
然而,刘鼎并不着急,也没有立刻和大玮瑎见面,而是继续翻看着韦国勇送来的报告,心思仿佛还没有转过来。直到看完韦国勇的报告以后,刘鼎才自言自语的说道:“渤海国的人?他们到来是什么目的呢?”
其他的参谋们也好奇的竖起了耳朵。
渤海国是大唐东北地区的地方政权,原本是靺鞨人建立起来的,统治区域大概在今天的长白山、牡丹江一带。渤海国和唐廷的关系,总体上是和好的,但是经常也会产生一些小摩擦。相对于一直温顺的吐谷浑人而言,渤海国人在唐廷里面,并不是很受欢迎的。这一切,在渤海国建立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和唐廷的复杂关系,也因此形成。
唐万岁通天元年(武则天年间),契丹首领李尽忠等杀营州都督赵文翙叛唐,为粟末靺鞨新贵族提供了创建民族政权的时机。发生这一变故,主要是赵文翙等依仗手中权势,对东北诸少数民族的剥削和民族压迫越来越重,激起各族人民极大不满,李尽忠等借机起事。
居住在营州的粟末靺鞨人加入了反唐行列。事发后,武则天派曹仁师统率大军前去镇压,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和另外一位首领乞四比羽率所部渡过辽水东逃。其实曹仁师的指挥能力只能算是一般,所带的军队也不多,但是当时的靺鞨人,对于唐军,尤其是薛仁贵的印象非常深刻,和唐军没有认真交战,就急匆匆的退走了。
唐朝为瓦解东北少数民族的反唐联盟,在对契丹实行武力围剿的同时,对粟末靺鞨采用了招抚政策,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乞四比羽不相信唐朝有此诚意,拒不受命,结果被唐朝追兵所击斩。此时乞乞仲象在奔亡中病故,大祚荣代父而起,率所部继续东逃,降唐的契丹大将李楷固紧追不舍,至天门岭(今吉林省境哈达岭)处,善于用兵的大祚荣,借助天门岭的复杂地形,“合高丽、靺鞨之众”,大败唐军,李楷固脱身败还。
这一战,奠定了渤海国建国的基础。
喜欢汉鼎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