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到,自己的终极计划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这个北王到底是该怎么做。才能既不引起祸乱和杀戮,也不影响他的作为最高权力支配的范围。
但是,想归想,做归做,日子还得过。
转眼两年又过去了,李序然在这里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他的试验,而当初派去到西洋留学的人也回来了。梁宪他们到京城后,稍作安排,便立刻往北江走。
李序然叫人先将梁宪等人安顿好,但并不让他们见自己最新研制的枪炮和战船。而是先让他们说说西洋那些最先进的枪炮和战船,包括型号、射程还有杀伤力等描述一遍,再看看自己研制的东西怎样?
他这样做就是想让中西做个比较,正好从中看出一些端倪来。
经过比较,这个结果正是让梁宪等人大吃一惊:李序然他们的武器在一些方面竟然超过了羊人所能达到的层次。李序然知道,这多半半是自己更超前的意识和大家的呕心沥血,看来,正是群众的智慧是无穷尽的。
“北王,看样子。我们的大事可真要成了。我们这次带来了嘴先进的技术,还有资料,里面有明确的数据等信息,加上我们现在现有的成熟技术和人力基础。用不了多久,我们一定会成为全世界最先进的国家,当然,我是说起码在枪炮和战船方面”。其中一个留洋回来的一个人说道。
这席话自然是极大的鼓舞了众人,原本就高昂的情绪和士气,现在大家纷纷表态。都会尽最大的努力的把自己各自管辖的范围做到最好。
这帮技术人员,可以这么说吧,他们的首领梁宪却有不一样的见解:“启禀北王,虽然我们有了这些数据和技术,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就像北王经常说的演习和实战的区别一样,我们最好能有一艘最好的战舰,这个是核心,至于说枪炮的话,下官可以毫不保留的说,我们现在的技术绝对是一流的”。
梁宪现在的思维和用语基本是半个现代人了,他在刑部的时候就有一支笔的外号,意思是他的文笔和思维相当了得,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机会,他自然是如虎添翼了。
李序然觉得梁宪的话很有道理,这确实是一个稳妥的法子,也是一个当下最好的办法了。
“梁大人,你说,这种东西,那些个洋毛子会卖给咱吗?”,另外一位官员问道。
梁宪答道:“这个要看具体是哪个国家,我已经问了,有的国家愿意卖,而有的国家呢则是需要定制,反正他们也缺银子,却军费,全部费用由我们自己出,他们只管出技术,这也是各有所求嘛”。
大加都知道,这个法子虽好,但是要买下着一艘舰,起码也得个二百万两银子的费用,这可不是一点的开支。
而且,这里边还牵扯一个事,那就是到底是以他北王的名义呢?还是以朝廷的名义呢?
这个消息一直在困惑着李序然,最后,他向京城的几位尚书写信,探探京城关于这件事的态度。
而信心高涨的梁宪等人则日夜研习,他们不仅仅是借助从西洋回来的经验和得到的信息,而他们则更多的是借助通过自己实践所得的宝贵经验来大胆改进和创新。
因为,这次李序然的他们的一些技术比西洋还要先进这件事深深的鼓舞了他们,只要有足够的条件和和必要的基础,我们一点都不比这些洋人差,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多次领先于世界,而这次为什么就不能呢?
射程能不能再远一点?精准度是不是还可以改进?大炮的车轮能不能再改进?鱼雷的速度该如何提高?
这些貌似科学家的用语和思维过程在这些官员和技术人员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形成了一道北沙和两江特有的风景线。
李序然的信发到京城的时候,朝廷也正在为是否购买战舰一事在商量。
大家吵来吵去,这倒也符合朝局,不吵怎么能叫官场呢?
大家对购买战舰大部分表示同意,当然,也有一些官员认为:我天朝威武,泱泱大国,没人敢来欺负我们的,这些东西是没有必要买的。
而支持购买的那些官员当中也不见的就有多么目光远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前段时间发生的倭寇来骚扰黄海的事情。
但是,当他们听说一艘战舰就需要二百万多。甚至三百万两银子的大价钱后,又有一些人在打退堂鼓了。
大家一定会觉得很奇怪,像这种能强国富民的大事,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扛下来,但是,诺大一个朝廷还在考虑和犹豫,而且不仅仅是有些大臣不同意,就是皇上也不太同意。
要不是真有这样的历史,人们打死也不会相信真还有这样的事。
不过,时过境迁。现在的情况毕竟还是不一样了,皇上也有皇上的考虑,因为,他的大清并不是什么武器都没有,而李序然他们这边也有枪炮,也有战船,所以,在这个前提和基础上,再花这么多的银子。他就确实要考虑考虑了,毕竟这百万两的银子绝对不是个小数目。
身在北江的北王李序然当然知道在朝廷里发生的这一切,他立刻授意在京城心腹让他们向皇上建议:这笔费用可以由他北王出,但是。战舰回来后,必须要运到两江。
此刻的朝廷已经是皇族达官贵人穷奢极欲,官员们贪腐成风,搜刮民脂民膏。其实,最富的人就是那些个贪官,他
喜欢回到清朝当大官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