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临靠东海,所以,崇明岛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崇明岛机场也因此被我国确定为军队各机种适应濒海作战的轮训机场,陆海空、武警都有部队进岛安家,每年数万官兵上岛驻训。而且为了加强东海的空中力量,早在几年前,当时空军的歼十战机就进驻到了上海崇明岛机场——就是我们马上要到的机场。
杨明听了罗梦溪和何亮的介绍,兴奋得浑身都是劲儿,面对如此未知的旅程,从书店业务经营的勾心斗角中解脱出来的他不敢相信自己还有这样的际遇——中国东海的军队训练基地、世界上最神秘的am科技组织、全息影像的高仿真机器人、搭载着最新隐形技术的核动力无人机、未知的法拉盛之旅,传说中的“希坡会”、失踪的唐杰……——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到了。”——小余的话打断了杨明的思绪,杨明回过神来,被眼前的画面震撼得说不出话——这时,一位军方打扮的军官了过来:“三位好,潘总已经打过电话了,并且把你们的照片也传给我们了,请三位上飞机吧。”说着,小余开车回了,而军官则带着他们走向机场,准备乘机,并给他们介绍了核能飞机。
核动力飞机的研究开始于冷战时期的苏联和美国,美国和苏联为了取得军事上相对于对方的压倒性优势,曾经制订过一系列疯狂的武器研制计划——而其中,核动力飞机堪称“疯狂中的疯狂”。
二次世界大战后,令人恐惧的原子弹是公众唯一能与核能联系起来的印象,但很快这种印象便被一股“核能狂热”思潮取代,核能被认为将成为一种服务于社会的新型产业,将引来一场新的革命——核电站、核电池、还有核潜艇等等一系列核能的应用接踵而至,作为飞机也不可避免地与核动力联系在了一起。
理论上,一镑核燃料释放的能量可以驱动一架飞机不停的环绕地球飞行80圈,航程几乎不受限制。因此,美国军方于实施了核动力飞机计划——“飞机核能推进计划”(nepa),由费尔柴德公司发动机和飞机分部负责实施,主管部门则是美国原子能委员会(aec)。当时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为乘员加装一套沉重的防辐射屏蔽层以免他们遭到核辐射,而且,沉重的核反应堆难免增加机身的重量,防护和重量的问题成了最棘手的问题。
此前,在核能发动机的研发方面,通用电气公司负责开发机载核反应堆,康维尔公司和洛克希德公司负责开发合适的发动机。康维尔公司决定改装两架基本型的b-36h轰炸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轰炸机),以容纳核反应堆动力装置,改进后的飞机重新编号为x-6。——这就是著名的美国空军的“x-6项目”。
1955年,在爱达荷州的一个试验场,用于飞机的核能发动机“热传导反应堆试验1号”在地面试验台上做了运行。1957年,“热传导反应堆试验2号”和“热传导反应堆试验3号”装置稍微减轻了发动机的部分重量。其中,“热传导反应堆试验3号”核能发动机在飞机以740千米/时速度巡航时,航程可以达到48300千米,此后,b-36h轰炸机搭载试验反应堆在1955至1957年间共完成了47次飞行,每次飞行时,都有一架满载全副武装的海军陆战队员的波音c-97运输机伴飞,进行护航,时刻准备应对意外事故的发生,通过降落伞降至地面维护事发地点安全。一旦b-36-97上的士兵马上跳伞并负责封锁坠机现场——对于执行这一任务的士兵们来说,这无疑是一项非常危险的使命,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在为一枚飞行核弹护航。这支特殊的部队也因此被称为“黑暗中的闪光”,幸运的是坠机事故并没有发生过,b-36h最终于1957年末在沃斯堡基地安然退役。但在搁置数月后,nb-36h被神秘地拆毁。
当苏联获悉美国正在研制核动力飞机,苏联领导人坐不住了,1955年,要求组织一批科研机构和航空企业从事核动力飞机的研究,在苏联“原子弹之父”伊戈尔?库尔恰托夫的指导下开始。因此,苏联有了可以与美军的“x-6项目”相媲美的代号为“图-119”的计划,也就是在图-95战略轰炸机上使用苏联自己的vvr-c核反应堆。苏联准备采用4台核发动机,为了减轻核辐射对机组人员的影响,发动机分成上下两层,并排安装在飞机尾部的隔离舱里。导弹和炸弹则直接安装在悬挂架上,部署在机舱内部。其设计复杂程度远远高于nb-36h。凭借诸多成熟部件,许多人都认为这
喜欢第九种选择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