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在州郡担任官吏,颇有容貌风姿、计谋策略,善于应答论对。后跟随孙坚四处征战,在宛县、邓县进击黄巾军,在阳人打败董卓,攻城野战,数有战功,身上多处受伤。
兴平元年至兴平二年(194年—195年),孙坚死后,又在淮南跟随孙策,跟着他攻打庐江,破城后,回师一起东渡长江。
建安元年(196年),孙策率军前至横江、当利,击败张英、于麋等,转而进攻秣陵、湖孰、句容、曲阿,都立下战功,孙策给他添加兵员二千、战马五十匹。又进而攻破乌程、石木、波门、陵传、馀亢,立的战功最多。
建安二年至建安四年(197年—199年),孙策进入会稽,任命为吴郡都尉,治所设在钱塘。后又转任丹杨都尉,据守石城,又进讨宣城、泾县、安吴、陵阳、春谷等处贼寇,将他们全都打败。孙策曾攻打祖郎,被祖郎军队团团围住,同一名骑兵一起保护着孙策,驱马疾呼猛突,用长矛刺敌,祖郎军往两边分开,孙策由是得以随冲出重围。后来被任命为荡寇中郎将,兼任零陵太守,随孙策前往寻阳讨伐刘勋,在沙羡进击黄祖,回师后仍镇守石城。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逝世,叛乱四起,与张昭等共同辅佐孙权,转战三郡之地,平定讨伐各种不归服的势力。[2]
建安八年(203年),随孙权出征江夏,回师路过豫章,单独领军讨伐乐安,不久平定。
建安十三年(208年),代替太史慈驻防海民昏,与周瑜分任左右督,在乌林打败曹操。
建安十四年(209年),随周瑜攻打南郡,击走曹仁。拜为裨将军,领江夏太守,治沙羡,食四县邑。[3]
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去世,代领南郡太守。孙权分荆州与刘备后,复还领江夏,迁荡寇将军,不久逝世。
据《吴书》记载:曾杀背叛者数百人,投尸于火中,即日得病甚重,百余日后病卒。[4]
而据《程氏宗谱》和瑞昌地方志里所记载:于建安二十年病逝,死后葬于桂林岗。
孙权称尊号时,追论之功,封其子程咨为亭侯。[5]
轶事典故
东吴早期的将领,以年龄最大,当时人们称呼他“程公”,天性乐于施予,喜爱结交士大夫,惟曾与周瑜不睦。据《江表传》记载:颇以己年长之故,数次侮辱周瑜。周瑜折节容下,始终不与计较。后来敬服周瑜而愈加亲重,更向人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历史评价
孙权:“故将军周瑜、,其有人客,皆不得问。”
吕蒙:“昔周瑜、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
陈寿:“先出诸将,普最年长,时人皆呼程公。性好施与,喜士大夫。”“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6]
陆机:“甘宁、凌统、、贺齐、朱桓、朱然之徒奋其威。”
章如愚:”如、黄盖、甘宁、徐盛、潘璋、朱然、朱桓、贺齐、凌统、全琮、吕范,皆智足以御众,勇足以却敌,未有不为守令之职者。“[7]
程公许:“蜀将如关、张、庞统,吴将如周瑜、鲁肃,志长命短,天下重惜之。而马超、黄忠、赵云、费祎、吕蒙、、歩骘、甘宁辈皆智勇绝伦,足以当一面。”[8]
郝经:“诸将皆江表虎臣,鏖兵卫主,攻坚轧敌,兴王定覇,孙氏兄弟卒立国建号,诸将之力也。若黄盖之水战而用火攻,能用竒者也;蒋钦之不挟私怨而举徐盛;凌统之亲贤下士轻财重义;陈表倾家养士妻子露立,并有良将之规。甘宁之奢侈、潘璋之不法,权皆容之,许宁报苏飞之恩,不使统复父,操之雠驭将之术也。丁奉恃功而骄,不容于虐主,宜哉!”“吴将剽轻,殆多谲计。莫肯下人,卒自称帝。摩创抚孤,动辄流涕。驾驭有术,驱策有方。果保江东,不负桓王。”[9]
墓址位于桂林街道立新桥东南方向200米处的河床草坪。
明代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清咸丰五年(1855年),两次立碑,镌“大汉副都督亭侯公之墓”。由于年久失修,碑石无存,仅留墓地。1985年10月21日,瑞昌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筹备重建。
;
喜欢神器纪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