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民像放出笼子的小鸟,步履轻盈、浑身舒坦。在乡下长这么大,还没到过湘阴县城,一路上兴奋得像个孩子似的。这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富有吸引力。凡是看不懂的她就问梓琴,凡是特别感兴趣的就挽着梓琴上前去看个究竟。
快到三井头时,翠民发现,这里的人流拥挤,买卖繁忙,更加热闹。街道两旁都是卖“吃货”的店面,除了好几家酒楼和饭馆,大部分是本土特色美食和小吃店:包括各种面、粉、馄饨、蒸饺、汤圆、烧卖、杯子糕、小笼包、包子、馒头、油砣、油条、春圈、茴鸭子、蒜叶油饼……有的小吃店还有人用湘阴方言吆喝叫卖:“香喷喷的五香茶叶蛋啦,才出来的鸡蛋糕啊,烧饼、烧饼、色香味美的大烧饼……“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使人食欲大增,萌生大快朵颐之感。
梓琴买了几只“喜莎油饼”与翠民分享。他高兴地说:“这是我最喜欢吃的,不知你喜不喜欢?”翠民咬一口嚼几下,不禁连连叫好:“好吃,好吃,真的好吃,哦,这个叫喜莎油饼,我记住了。”
“看来我两吃东西还蛮对口味,这就好。”梓琴说,“卖吃的地方去过了,我还带你去一个买穿的地方好波”翠英饶有兴趣地说:“那好啊。”
梓琴领着翠民沿三井头向左拐,来到繁华的东正街。那时,这条街的商家以绸布店为主,是全县绸布业的聚散之地。出于竞争的需要,许多的老字号店铺都将招牌弄得各有特色、十分漂亮,还配有“言无二价,货色齐全,质量上等,买多买少,童叟无欺”等等大号字样以吸引路人的眼球。
所有布店内,在陈列有序的立式货架和卧式货柜内,各种颜色的布匹,品种齐全、工艺考究、色泽光亮。有土布,也有洋布,有国产绸缎、还有进口的的马裤呢、毛哔叽之类。店内顾客络绎不绝、生意颇好。身为裁缝的翠民显得格外兴奋,几乎每家布店她都要牵着梓琴进去,看看花色、问问价格、摸摸材质。
店内的伙计对每一个顾客先是笑脸相迎,热情招呼,看坐,献茶、点烟,而后才问:“您打算用点什么,做衣裳还是做被褥……”
翠民征得了丈夫的同意,最后在一家招牌为“志达”的布店内选了一些心仪的布料,梓琴付款后,店主又热情地送上一个装布用的旧布袋。
在回家的路上,翠民用手拍着鼓鼓的布袋子高兴地对梓琴说:“跟你做一套中山装,跟爷爷做一件长袍子,给姨奶奶各做一套父母装。”
“那给你自己做点什么呢”梓琴问。
“我就不需要了,我出嫁带来的衣服还穿不赢。”
梓琴开玩笑说:“翠民,论钱财,我们毛家虽然比上不足,但也比下有余,做毛家的媳妇,用不着太亏了自己哟。”
一席话,把翠民逗笑了。
回家后,正赶上佣人把饭菜做好,吃过晚饭,翠民向祖父祖母简单讲叙了白天的经过,并讲了自己要为全家人做点衣裳的想法,又拿出所买的布料,一段段展开,让老人们过细看看。两位姨奶奶看后都说:“这布的花色选得好,材质也不错。”
待翠民离开后,三位老人都夸这孙媳妇有孝心。
.
三
当晚,夫妇两意犹未尽,商谈着明天去哪里游览。
最后,梓琴若有所悟地说:“明天我带你去一个你想不到的好地方。”翠民连问:“什么地方?”梓琴笑道:“明天去文庙。”
次日,梓琴领着翠民仍然沿北正街向南走,然后左拐走学门口,不久来到湘阴文庙的(南端)入口处。当时系抗日战争之前,湘阴未遭日机轰炸,游览文庙是那时湘阴及周边老百姓的一大乐事。
文庙坐北朝南,四周红墙围护,东西约五十米,南北约二百五十米,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由众多石牌坊以及泮池与状元桥组成,北部由雄伟的大成殿及其系列配套建筑组成。
游文庙一般是“南入北出”。从进入文庙伊始,梓琴便不厌其烦地从湘阴文庙的沿革谈起,用词尽量通俗,充当了翠民的“导游”和“讲解员”。
文庙的入口是宏伟壮观的棂星门,由六柱五门组成,门额上刻有‘明瞩千里’、‘肃然起敬’的楷书,柱顶饰着两对昂首而蹲的石狮。
此时前来游文庙者人头攒动,气氛热闹。梓琴夫妇观赏完棂星门后,接下映入他俩眼帘的是金声坊和玉振坊,两座牌坊相对称分立东西两边,均为四柱三门,横梁上均装饰造型生动的蟠龙浮雕。再往里走,便是太和元气坊,其牌坊上的石雕历历在目,整体壮观不亚于金声坊和玉振坊。
梓琴指着眼前横跨泮池的拱形石桥对翠民说:“这就是状元桥,先前只有科举考试获得状元者,才有资格行走,其他人是不能随便行走的,如今不兴这一套了,凡来游文庙者都可以过状元桥。”说完牵着翠英的手,一路嘻嘻笑笑地走过状元桥。
从太和元气坊往北,进入中轴线范围内一系列建筑物,翠民兴致勃勃地牵着丈夫的手先后游览了圣时门、大成门、乡贤祠、名宦祠、仰高亭、明伦堂、崇圣祠、忠孝悌义祠、诗礼堂、观德门古亭、钟楼、景行门东西厢房……所有建筑古朴华丽,布局严谨,雕刻精工,翠民真有点目不暇接。正惊叹时,只见一座巍峨的大殿矗立在她眼
喜欢城南碧翠--吴翠民和她的儿孙们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