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书上的内容确实是于洛急需的依仗,但并不是必须。
如果没有自己的涉入,于洛的处境可能更危险。
从于洛整理的道具清单来看,所花的资金其实并不多,充其量几百就够了。
租借dv或者其他的拍摄设备虽然呈现的画面质量会比较差,但也不是不可以。
唯一能够掣肘于洛拍摄的恰恰是来自短片以外的因素。
家长和老师双重的压力。
剧组的主创成员和演员你肯定要在班上或者其他机构的学生中找吧,李洋甚至可以想象到剧本成熟分镜绘制好的于洛再课件悄悄与同学商谋旷课拍摄的事情。
这个时候学生们的心早就不在课堂了,想煽动一些人跟他一起拍短片,实在很容易。
可是学生的集体缺课,到了老师这里可就不好说了,学生的家长肯定要责问学校。
到时候,所有的矛盾都会指向于洛。
李洋看不清于洛的内心,但她更愿意相信林梦云在面试考场里所说的话。
于洛从头到尾都是被逼迫到无可奈何才吐露真言的。
老周的话是有可能,但不应该放在于洛能力的前提上。
这个话题到此结束,老周第二天离开了小城,齐老师则留下来帮助于洛做后期。
“石恒话说到没一半手有动势的时候接放漫画书的特写。”
.........
“用黄宣妈妈扔书手实书架虚的那条...”
齐老师坐在台式苹果前,于洛则指着笔记本电脑里的视频素材示意他该怎么处理。
于洛清楚的记得漫画书那一段原版的细节穿帮,一个高三学生书架上会有《艺术概论》、《电视片写作》这样的影视书籍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他要尽量避免这样的低级错误。
两人忙了半天才粗剪了四分钟,其中删除穿帮或者表演不到位的ng素材占到了整个剪辑过程的一半。
这时屋外有些动静,李洋回来了,还带着沈笙,两人提着几个塑料袋,换了拖鞋往客厅走。
“洋洋,你怎么才回来,我都快饿死了。”齐老师有些不满的问着,眼睛却一直紧盯着屏幕。
李洋进了厨房拿了几个盘子把塑料袋里的热菜一边装盘一边回应道:“谁让你赖床不跟我去吃早饭的,饿着你活该!”
沈笙是李洋放学回家的半道拉过来的,因为后期剪辑需要对素材精挑细选,沈笙作为《再见金华站》的导演助理兼场记,做的就是视频与音频的核对,哪些镜头“过”哪些镜头“保”都是于洛口述她执笔记录的。此外,李洋觉得两个大男人剪片子很容易把细节剪没了,沈笙学过表演,心思比男生要细腻的多,李洋自己身份敏感的情况下,让沈笙过来参与比较合适。
沈笙并不知道李洋拉自己过来是帮于洛处理后期的,只是觉得上午面试完,后面几天也无事可做,与其闲着倒不如帮洋姐做些事情。不过看到于洛和齐老师一人一部电脑忙的热火朝天的,她也有些好奇。
那天她醉酒睡着后,一觉醒来自己的枕头下面发现一张纸条。
某天,你无端想起一个人,她曾让你对明天有所期许,但是却完全没有出现在你的明天里。也有一个人,她会在往后的岁月中给你更长久的幸福,虽然她不曾来过你的青春。
她不懂于洛的意思,却也不敢找他去问。
于洛今天上午没有去,两张桌子就这么在大班空着挺扎眼的。有很多同学今天没有面试安排的就坐在座位上闲聊。
突然她就听到一首蛮好听的旋律,是“班长”冯文,正深情的哼唱,表情很投入,吸引了不少女同学在旁边驻足。
沈笙也好奇的走了过去,被围在旁边的一个平时关系比较好的女生拉住就问:“沈笙,给我说说那天在现场到底是怎么回事?”
另一个女孩却插了句:“她那天喝醉了,没见着。”
激动不已的女生有些失望的松开了沈笙,又专心去听冯文演唱。
一曲唱完,冯文开始绘声绘色的描述ktv发生的故事。
就这样沈笙知道了之后发生的事情,好像也对纸条上的文字有那么点明白了。
“总算剪顺了。”于洛把场记表放在一边,移开盯在剪辑软件视频轨和画面的目光如释重负的起身伸着懒腰。
于洛终于剪出了自己想要的效果,用长片的内容承载在短片的时长里,这是未来短片的创作趋势。在08年这个时候,中国的微电影还在萌芽,短片创作上大多还是在创意或者视听语言上做文章和探索。通过空间内部的转场与镜头之间的凌厉剪辑,在次要情节点上轻描淡写加速叙事的节奏,同时里面种种细节会一闪而过让细心的人反复推敲,这样的影片在后世的电影节上屡屡获奖。
仅仅是用比dv好一些的摄像机作为拍摄机器,加上勉强专业的影视灯光,于洛清楚,自己拍摄出来的短片远远无法达到后世数码设备的呈现的精致美感,但相对于原版的条件而言,已经是豪华加强版。他敢保证,北影导演系的面试,没有学生能拿出这种程度的片子。
凭借对于后世短片的风格理解用以抵制原版dv影像带来的头脑冲击,费了于洛不少脑细胞,各种情节桥段在整个故事所占的比例,哪些要一带而过,哪些要浓墨重彩,这相当于跳出原来的作品的思维,重新剪出个新片子。幸好于洛有着影评人和电影导演的双重身份,对于这样复杂的体系才有着清晰的分辨。<
喜欢电影之子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