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母之门】
事情还有从汉武帝晚年立储的事情说起: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最雄才大略,也是最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皇帝之一。他一生的爱好有三个:征伐、求仙、和女人。
汉武帝到了晚年因为继承人的问题非常的头疼,他的第一个皇后“金屋藏娇”的陈阿娇没有儿子,早年被废。
第二任皇后就是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在汉武帝二十九岁的时候生了皇长子刘据,也就是太子。刘据刚刚为太子的时候,由于武帝是中年得子,并且内有卫夫人得宠,外有卫青、霍去病为将,地位还是很稳固的。但是由于太子刘据比较仁厚,和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个性上天差地别,所以渐渐地汉武帝开始不喜欢这“不肖(‘像’的意思)子”了。
皇后和太子因为不受宠开始担心自己的地位,不过汉武帝这时候还是很明白事理的人。他为了让太子宽心,向太子的舅舅大将军卫青说:“我四处征伐是为了给将来有个安定的天下,如果我的后代向我这样去做的话,就等于重蹈秦朝的覆辙了。太子稳重好静,可以以文治国的话,国家一定非他莫属。我知道他现在有些不安,完全没必要啊!你去告诉他们母子,我相信太子是最可靠的接班人!”
后来大将军卫青去世,太子失去了外庭的支持,而汉武帝身边有很多宦官和近臣都常常陷害太子。不过汉武帝还是一个聪明的主,他一方面没有排斥攻击太子的人,一方面继续支持很少见面的大儿子。
汉武帝到了六十多岁的时候,又宠信了钩弋夫人赵婕妤,赵婕妤怀孕14个月以后,在汉武帝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生了皇子刘弗陵。根据我们现在的医学知识,我们知道不可能怀孕14个月还能生下正常的婴儿,所以刘弗陵的血统是非常值得怀疑的。我们这里不考证刘弗陵的血统,也不考证怀孕14个月是不是有科学依据,反正迷信的汉武帝非常宠爱这个晚产的婴儿。并且因为传说尧帝的母亲是怀孕14个月以后生的尧帝,因此把赵婕妤的生子之门改名为“尧母门”。
汉武帝作为一国之君,在这件事情上的处理非常的不谨慎,虽然他当时本意不一定是真得想换太子,但是在东宫有主的情况下,他这么随随便便的一个“尧母门”马上引来了很多人无限的遐想。
所以司马光说:“作为君主,每一动静、措施都不能不慎重。内心想的事情,外表必然会显露出来,天下人都会知道。在那个时候,卫皇后,太子刘据都还建在,汉武帝却把钩弋宫门改名为‘尧母门’,这是非常不适合,非常错误的!(《资治通鉴卷二十二》‘当是时也,皇后、太子皆无恙,而命钩弋之门曰尧母,非名也。’)正因为如此,奸佞小人开始揣度上意(‘逆探上意’),认为他宠爱小儿子,想要立小儿子为接班人,于是他们就有了陷害皇后、和太子的心。这就造成了后面的巫蛊之祸,可悲啊!”
司马光作为一个道德的圣人,他也是用道德圣人这个标准来要求别人的。对于统治者、或者管理者的要求是:不正确的事情连想都不要想,因为你只要有想法就会被别有用心的小人揣摩。他们有时候会不顾你真实的想法,根据自己的揣摩来行事(‘逆探上意’),这样很容易会办坏事情,造成损失。
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圣人,我们不可能避免去想一些不正确,或者是不切实际的事情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在公司、企业的管理中的重大事情、重大决策一定要通过明确的指令来推动工作的开展,而要避免员工通过揣摩自己的心思来做事请。
生活中有很多人他的情商是很高的,他可以大致揣摩到你的心思,然后不用你说就可以把事情做到位。但是在管理中,对于小事情没有关系,对于大决定也这样操作的话,这是会隐藏危险的,因为没有一个人是真的你肚子里的蛔虫,老是揣摩别人的人总会有失策的时候,一个越是能揣摩你的人,越有可能带来危机。如果我们只是个普通员工的话,我们千万不能在工作中通过猜来解决问题,有任何问题、重大事情一定还是要问,要获得明确的指令。
历史上大部分政治手段高明的首领,他们也不是没有想法,而是懂得隐藏和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然后通过指令来推动事情的发展,他们有时候对于揣摩自己心思的人是不会客气的。我们耳熟能详的曹操与杨修的故事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杨修老是能猜到曹操心里的想法,并且老是把曹操的心思公之于众,但是他却没有猜到他的小聪明却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
说回汉武帝的故事,事情的发展也就像司马光说的一样,已经当了三十年的太子因为卫夫人失宠,老爸武帝的不待见,已经开始神经过敏,惶惶不可终日。但是他知道自己什么也不能做,只能和老妈卫皇后一起小心防备,远避嫌疑。
而汉武帝到了晚年更加迷信,一心想要寻求长生不老之术,一时间方士和神棍神婆聚集京城。在政治上,汉武帝也越来越向秦始皇靠拢,大搞严刑峻法,宠信的酷吏江充等人。
【祸起萧墙】
到了汉武帝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史上著名的“巫蛊之祸”在非常诡异的情况下爆发了:在一个冬日,汉武帝在建章宫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子带剑进入中龙华门。在皇上的寝宫中出现带武器的人,居然都跑到了汉武帝的
喜欢<资治通鉴>那些道儿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