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去就是司马光先生对这件事的评价了,臣光曰:“孟尝君可以算是能虚心接受意见的认了。只要提的意见对,即使别有用心,他也予以采纳,更何况那些毫无私心的尽忠之言呢!孟尝君是做到了兼容并包的雅度了。”
这个评价我们看上去感觉非常的对、很有道理,可是内心是不是多少觉得有些怪怪的,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呢?我个人认为,司马光在很不待见孟尝君的情况下,去夸奖了孟尝君的善于纳谏,也是很有雅度的。他在分析这个故事的时候是为了劝诫君主不管别人的目的是什么,只要是对自己有益的就应该虚心纳谏。
但是笔者想说的是,虽然这个故事的道理是正确的,可是他的可操作性不强。孟尝君是非常聪明的人,他在这里的纳谏,并且去宣扬这件事情,更多是为了这个事件来沽名钓誉,来宣言他个人的名声。而司马光在这里却忘记了他自己的立场,他不是把书写给圣人看的,是写给普通的君主看的,那些君主的智慧是远远比不上孟尝君的,而且他们所处理的事情又比孟尝君复杂很多。那些弱智的君主们在面对每一个口若悬河的大臣的时候,那些君主该怎么区分那句话对自己有益,那句话对自己不利呢?
我们这里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就像《鸿门宴》的故事我们大家都知道了,这里就不展开了。在鸿门,在项羽准备进攻刘邦的前夜,项伯在私下会见张良和刘邦回来以后,就处处维护刘邦,他对项王说:“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伯也是摸清楚项羽平时就是看中所谓义不义的虚名,所以拿这个“义”来和说事儿。而项羽在面对项伯的时候,居然不去追问他问什么在大战前夜去私会敌军的首脑,而是“项王允诺”第二天不发动攻击,从而错过了一举彻底消灭最大潜在对手的最好时机。
后来项伯又从张良、刘邦那里混来了很多贿赂,项伯就在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帮刘邦争取了整个汉中的地盘,史书上没有记载项伯是怎么和项羽说的,但是肯定的事项伯一定会告诉项羽给刘邦汉中是符合大义的。我们看过三国演义的就知道,汉中是巴、蜀通向中原的跳板,诸葛亮和曹操在汉中激战数次就是为了汉中的地盘。曹操是把汉中作为消灭蜀汉的阵地,而诸葛亮的计划中汉中是他可以兵出祁山占领长安恢复汉室的前沿,这么重要的地盘,就因为项伯接受了的几斗珍珠,几百镒金(实际上是铜),项羽就随便给了对手这块战略要地,可以看出项伯的话在项羽那里还是很有地位的。后来汉中就成为刘邦杀出巴、蜀消灭三秦,到最后兵出关中打败项羽的跳板。
直到最后被乌江自刎的时候,堂堂西楚霸王到死的时候都没看出来项伯是个大忽悠、大坑子、两面派,他都至死都信任这个项伯,而项伯却在项羽死后投降了刘邦,还得了个侯爵的位置,居然还被赐姓为刘。我想如果项羽九泉之下知道项伯的光辉事迹的话,他一定会气得从地下钻出来,找这个叔父拼命。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很可能他和项梁一样是看着项羽长大的,他深知项羽的喜好,我相信他在本意上也没有想要害项羽,只是为了给自己多留条后路,多私交些朋友,可是由于他和项羽的竞争对手走得太近,又得了竞争对手的好处,所以他的立场是有问题的,他说的很多看似忠义的话,实际上这些都是把项羽步步逼向死亡的毒药。
详细楚汉相争的历史故事,我建议大家去看看《百家讲坛》王立群老师的《大风歌》系列。这个系列除了多注了些水,硬是从15集能说清楚的事情非要分45集才讲完以外,其他的对于秦末汉初的历史还是讲得很透彻的。也不能怪王老师,反正cctv是把《百家讲坛》当做《百家评书》来讲的,恨不得所有的老师都把历史故事用单田芳老师一样,掐着嗓子去讲:“且听下回分解”。一个三国演义就可以说几百集,一个楚汉相争说个45集还是可以对得起观众的。
话说回来,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怎么来分析给你提意见的人是公孙戌还是项伯呢?我们如何做孟尝君而不是做项羽呢?我认为这其中有几个需要我们分析的注意点:
第一,孟尝君他是很小心的,虽然他采纳了公孙戌的建议,但是他还是很谨慎地去观察公孙戌的言谈举止,并且努力摸清事实真相。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孟尝君后来发现公孙戌给他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为了和登徒直一起贪污象牙床。对外说孟尝君收了象牙床,对内让孟尝君放弃。这样公孙戌得到了象牙床,而让孟尝君背负了重利的恶名,那么孟尝君一定不会答应的。
第二,孟尝君很清晰自己的诉求点,在人才流动相对自由,可选择老板机会多多的战国年代,孟尝君最重要的是包装自己,要让自己来选择老板,而不是自己厚着脸皮去等老板的选择。所以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对于孟尝君这种士族来说最重要的是名声,而他所作的一切恰恰也都是为了维护和提升他的名誉。当孟尝君知道公孙戌的底细以后,他实际上是利用这个事件,借题发挥、大造声势,史书记载是“乃书门版”,把布告挂在门板上,表明自己是善于接受各种意见的。
第三,孟尝君有足够的能力来把握相关的人和事件,他有足够的能力来控制公孙戌、登徒直等人,
喜欢<资治通鉴>那些道儿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