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即曾参,名参(音骖),曾(音增)为氏,字舆。曾参之参常有人(包括我自己)读如身,包括有些书上也是这么说的,是有误的。古人的名和字在意义上是有联系的,比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曰原——尔雅);又如子路,名由,字路,路通辂,即古代的一种大车,由就是顺道而行的意思。曾参之参即通骖,古代驾车的马如果有三匹或四匹,两旁的马叫骖,中间的马叫服,舆就是车之意。
按照史记的记载,曾参是孔子的弟子,小孔子四十六岁。他是鄫国流亡太子巫的玄孙,鲁国南武城人,不知道是山东的平邑县还是嘉祥县,貌似这两个县还在争,孰是孰非,搞不清楚。鄫国据说是夏禹的后裔,鲁襄公六年(前567年)亡于莒国(见于左传),太子巫流亡至鲁国南武城定居。曾参之曾即表示其为鄫国后裔。
曾参是很有名的道德先生,据说《孝经》就是他写的,留下了啮指痛心曾子烹彘曾子避席曾子居卫曾子换席等成语典故,是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其实孔子死后,曾子的地位并不高,孔门十哲也没有曾子,今天曾子的地位是宋儒明儒的创造,复圣宗圣的称号也是这帮人弄的。现在曾子的名气反而比孔门其他所有弟子都要大,这是后人根据当时的政治环境作出的选择。
这篇内容很好理解,没有什么生僻字难解字。“省”读如醒,即反省之意。“吾身”即自身,即自己。“三省”有解为三次反省的,有解为多次反省的,有解为从三方面反省的。其实从本篇文字看,就是“从三方面反省”的意思。哪三方面?就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没有必要庸人自扰为圣人讳,并不是圣人句句话都是微言大义的。
“忠”,古人拆字解字,有“中心为忠”之训。中,中庸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说法。心,即将心比心尽心之意。简单地说,“忠”就是不以自己的感情好恶尽心为人做事。李零说,“忠”就是替人谋事,要真心真意全心全意,绝不糊弄人。我觉得李零先生忘了个人感情的问题了,“忠”字在儒家思想中包含了“不发个人感情”之意。
“信”,从人从言,本义即人言;古人拆字解字,有“人言不欺”之训。《说文》解“信”为诚,杨雄《法言》有“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之说。从今天看,“信”字的含义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我们现在的信用卡还是用这个“信”字,说白了,“信”就是说话算数恪守诺言。
“朋友”即朋和友,和今天的朋友有所不同,“朋”字前面有解释,这里依然是同门之意,“友”需要解释一下。汉儒孔颖达解“友”为同志,即志向相同的人,现在我们也经常称人同志,也是一样,就是古汉语“友”之意。在古代社会,人际关系也就那么几种,除去血缘姻亲的亲戚关系,以及政治上的关系,基本就剩下“朋”和“友”了。“朋友”这个词在古汉语中也是经常出现的,但和现代汉语的“朋友”并不是一回事,这是读《论语》时需要注意的。
“传不习”之“传”一般书都读如船,解释为老师传授的内容,意思上也差不多,但我觉得有些地方还是值得商榷的。这里给出我的个人观点,供参考。“传”应读如篆,属于一种书籍体裁,用现代汉语解释就是老师的课件,在当时,把老师教授的内容记录下来应该就是“传”。比如春秋三传,就是传自三个老师,我想在当时春秋应该不止三传的,只是其他老师的传因为各种原因而消失了。顺带说一下,《论语》的“语”也是一种书籍体裁的意思,应该是记录对话内容的书籍体裁,比如现在流传下来的《国语》,具体的论证可以看看吕思勉先生的《先秦史》。
曾子这句话的名气很大,常有人用三省省吾省身这样的名字,《论语》中这样的篇章里并不多。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篇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我觉得却蛮有趣的,有两个地方的解释会让这句话的意思有所区别,分别是“道”“节用”。
“道”有训为导,解为领导引导的;有直接解为治理的。传统的注释都解为治理,李零主张解为领导引导,其实就是训为导,确实也有版本直接就写作“导”。两种说法都解得通,区别也不是很大。个人觉得,把“道”看作古汉语中的名词动用,可能更靠谱一点。这里的“道”就是让“千乘之国”以孔子的主义(孔子之道)运行的意思,就好比中国目前以马克思主义运行一样,这样解我觉得更有深度,更符合孔子原意。
“千乘之国”在春秋时期是为大国,指能出兵千乘战车的国家,这在当时不是随便一个国家就能办到的。《司马法》中记载了两种战车编制,一种为三十人制,一种为七十五人制。三十人制是由车上甲士十人车下从徒二十人组成。七十五人制是由车上甲士三人车下步卒七十二人组成。从考古发掘看,车上应该是甲士三人,千乘就应该是甲士三千步卒七万二。当时的鲁国也算是千乘之国,但并不是当时的一流强国,当时的一流强国主要是齐晋楚秦这四个国家,所谓春秋争霸基本上就这几个国家的事。
“敬事”在当时是一个
喜欢论语深挖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