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友谥号为“成”,所以又称成季,“季”是其排行;他有个孙子谥号为“文”,就是论语中谈及的“季文子”。庆父谥号“共”,所以又称“共仲”,“仲”是其排行,网上有说庆父年长于鲁庄公,是不对的,从其“共仲”的谥号就能看出来。季孙氏又称季氏,孟孙氏又称孟氏,不知何原因,书中没有称叔孙氏为叔氏的。
“孟懿子”,“孟”为氏,“懿”是他死后的谥号,“子”是当时对贵族男子的敬称。孟懿子的父亲是孟僖子,《史记》中写作“孟厘子”,不知因何而误。《史记》中说,孔子十七岁的时候,孟僖子临终遗言,让孟懿子去找孔子学礼,然后孟懿子就和一个叫南宫敬叔的去了,十七岁就有这么大的名气,真让我们这些屌丝颜面无存啊!不过这件事已经有很多人考证过,是司马迁弄错了的,实际情况应该是这样的:
孟僖子死于鲁昭公二十四年,当时孔子已经三十四岁了,临终遗言,让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去找孔子学礼,于是两个当时才十三岁的小屁孩就这么去了。孟懿子和南宫敬叔生于鲁昭公十一年,杜预注《左传》认为他俩是双胞胎,孟僖子死的时候他俩也才十三岁,孔子十七岁的时候他俩还没出生。这件事记载在《左传·昭公七年》,所以司马迁误以为这件事就发生在鲁昭公十七年,造成了这个误会,而且司马迁也不知道这是哥俩。
说到这里可能就有朋友问了,这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怎么会是哥俩呢?连姓都不一样。这就是姓和氏的区别问题,其实孟和南宫只是氏不是姓,他们的姓是姬,只有姓才是一直传下去的。而氏代表的是宗,如果将来某宗的后人成名了,当他们追尊自己的某个祖先时就会出现一个新的氏,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把姓都改了。今天我们的百家姓,其实绝大多数都是当时的氏演变过来的。
孟僖子作为三桓之一,曾官至鲁国司空,有一次随同鲁昭公出访楚国,途径郑国,不能以礼处理外交事务,深以为耻,遂认识到了礼的重要性,发奋学习周礼。这你就明白为什么他的后人会出现一个像孟子这样的人,是有深厚的优良传统的。孟僖子为什么要他的俩儿子去孔子那里学礼呢?因为他认为孔子是圣人之后,是达者。看来孔子三十岁之后,已经精于周礼,且声名鹊起了,都得到了当时同样精于周礼的孟僖子的认可,孔子也确实是三十而立啊。
但孔门弟子中并没有提及这二位,这就出来了一个疑问,他们是不是孔子的弟子?我觉得他们就是孔子的弟子。但是,因为他们的身份高贵,所以并不可能像其他弟子那样随侍左右,甚至可能是召孔子过来当家教的。比如这篇中,为何樊迟“御”(御是驾车的意思),估计就是从孟懿子家里回来的路上发生的事。
樊迟,名须,字迟,所以又称樊须、子迟,就是那个问孔子稼穑被孔子骂为小人的樊须,是孔门七十二弟子之一。史记中说他比孔子小三十六岁,孔子家语中说他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古汉字三和四分别是三横与四横,两者必有一讹误。杨伯峻先生通过《左传·哀公十一年》的“须也弱”认为应为四十六岁。无论是三十六岁还是四十六岁,都说明本篇孟懿子问孝的事发生在孔子晚年。
“无违”即“无违礼”,这从下文中就能看出来,杨伯峻先生通过左传的例子也证明了“无违”即“无违礼”之省。
“御”,就是驾车,古时候是马车,“御”即可以指驾马车的这个动作,也可以指驾马车的这个人。
“孟孙”就是孟懿子。
这篇是说明礼在孝那里的作用。
2.6
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孟武伯”,就是前面说的孟懿子的儿子,“武”是谥号,“伯”是排行。按照孔子三十四岁,孟懿子十三岁算,孟武伯这一问绝对是孔子晚年的事,应该是孔子周游列国后回鲁国的事情。从这里也能看出,喜好儒家文化是孟子家族的优良传统。
这篇的“父母惟其疾之忧”有两种解释,分歧就在“其”的指代问题。一说“其”指代父母,一说“其”指代子女,两说一直在打架。其实,“其”应是指代父母无疑,
喜欢论语深挖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