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渠先生谓范巽之曰:“吾辈不及古人,病源何在?”巽之请问。先生曰:“此非难悟。设此语者,盖欲学者存意之不忘,庶游心浸熟,有一日脱然如大寐之得醒耳。”未知立心,恶思多之致疑;既知所立,恶讲治之不精。讲治之思,莫非术内,虽勤而何厌?所以急于可欲者,求立吾心于不疑之地,然后若决江河以利吾往。
逊此志,务时敏,厥修乃来。故虽仲尼之才之美,然且敏以求之。今持不逮之资,而欲徐徐以听其自适,非所闻也。
明善为本,固执之乃立,扩充之则大,易视之则小,在人能弘之而已。
今且只将尊德性而道问学为心,日自求于问学者有所背否,于德性有所懈否。
此义亦是博文约礼,下学上达。以此警策一年,安得不长?每日须求多少为益。
知所亡,改得少不善,此德性上之益;读书求义理,编书须理会有所归著,勿徒写过,又多识前言往行,此问学上益也。勿使有俄顷闲度,逐日似此,三年,庶几有进。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载所以使学者先学礼者,只为学礼,则便除去了世俗一副当习熟缠绕。譬之延蔓之物,解缠绕即上去。苟能除去了一副当世习,便自然脱洒也。又学礼,则可以守得定。
须放心宽快公平以求之,乃可见道。况德性自广大。《易》曰:“穷神知化,德之盛也。”岂浅心可得?人多以老成则不肯下问,故终身不知。又为人以道义先觉处之,不可复谓有所不知,故亦不肯下问。从不肯问,遂生百端欺妄人,我宁终身不知。
多闻不足以尽天下之故。苟以多闻而待天下之变,则道足以酬其所尝知。若劫之不测,则遂穷矣。
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不尔,皆为人之弊,卒无所发明,不得见圣人之奥。
文要密察,心要洪放。
不知疑者,只是不便实作。既实作则须有疑,有不行处是疑也。
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人虽有功,不及于学,心亦不宜忘。心苟不忘,则虽接人事,即是实行,莫非道也。心若忘之,则终身由之,只是俗事。
合内外,平物我,此见道之大端。
既学而先有以功业为意者,于学便相害。既有意,必穿凿创意作起事端也。
德未成而先以功业为事,是代大匠斫,希不伤手也。
窃尝病孔、孟既没,诸儒嚣然,不知反约穷源,勇于苟作,持不逮之资,而急知后世。明者一览,如见肺肝然,多见其不知量也。方且创艾其弊,默养吾诚。
顾所患日力不足,而未果他为也。
学未至而好语变者,必知终有患。盖变不可轻议,若骤然语变,则知操术已不正。
凡事蔽盖不见底,只是不求益。有人不肯言其道义所得所至,不得见底,又非于吾言无所不说。
耳目役于外。揽外事者,其实是自堕,不肯自治,只言短长,不能反躬者也。
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喜欢近思录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