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也会出现智力优秀、受过高等教育的领袖,但这些素质通常对他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倘若他想说明某件事情有多么复杂,希望通过琐碎的解释来促进大众对问题的理解,那么,智力就会使他非常能宽容对手和大众的无知,因此导致的结果是:理性会大大削弱他的强硬与粗暴,但这恰是建立信徒信念必须之因。在任何时代尤其是在大革命时期,伟大人民领袖的头脑之狭隘令人瞠目结舌,但偏偏影响力最大的,也是这些头脑褊狭的人。
一个最好的例子,便是罗伯斯庇尔。他的演说常常自相矛盾,根本令人无法理解,若只看这些演说的发言稿,我们根本不明白,这个大权在握的独裁者何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在他们的攻击和辩护中,采用的观点不过是些小学生的歪理。没有思想,在措辞上也没有变得更让人喜欢,甚至没有切中要害的批判,有的只是令我们生厌的疯狂断言,比如法国教科书的常识和废话、可以糊弄孩子头脑的稀松平常的拉丁文化等,凡读过他们那些枯燥无趣的演讲稿的人,绝不会想看第二遍。即使和蔼可亲的政治家德穆兰,也不免要扼腕长叹:“唉,怎么会有人相信如此荒谬绝伦的言论?”
极端狭隘的头脑一与强烈信念结合在一起,它就会给一个有声望的人带来至高无上的影响力,其影响之大足以让任何人心惊肉跳。若有人想无视各种障碍,拥有坚定无比的意志力,就必须满足这些最起码的条件。而群体是意志最薄弱的生物,他们会本能地在精力旺盛、信仰坚定的人中寻找主子,他们永远需要领袖。
由此可见,演说的成功几乎完全依靠演说者的声望,根本不取决于他的证据或推理是否有力。无论某个演说者因为什么原因失去了声望,他同时也失去了一切影响力,失去他用自己的意志影响选民表决的能力。
若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演说者出场,如果他只有论证,即使演讲稿论证充分,充其量也只能让人听听而已。一位有心理学见识的众议员德索布先生,最近用下面这段话描述了一个缺乏声望的众议员: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演讲稿,神情庄重地走上讲台,煞有介事地摆在自己面前开始发言,很是自信。
在演讲前,他曾吹嘘能够让听众相信他的理论,他的发言能使听众感到振奋。他对那些数字和证据信心十足,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自己的论证。他坚信自己能够说服听众。在他看来,他引用的证据,任何人都无法反驳。他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的同事会很有眼力,认为同事理所当然地认同他的观点,认同他发现的真理。
但他开口后才发现,大厅里很不安静,那些听众,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大声喧哗,这些噪声令他十分恼怒,却又发作不得。他不明白,这些人为何不能保持安静呢?为何他们不留意他的发言呢?那些议员竟然无视他的发言,只顾自己私下交流,他们在想些什么?更令人气愤的是,竟然有不少众议员离开了自己的座位。
他皱着眉头停了下来,脸上掠过一丝惊惶不安的神情,演讲声也小了下去。在议长的鼓励下,他提高了嗓门,加重了语气,还配合了各种手势,但无济于事,听众的噪声越来越大,大得他连自己的话都听不见了,喧闹声变得难以忍受,他只好停了下来,由于担心沉默会被听众呵斥,只得硬着头皮勉强把自己的发言稿读完。
议会群体极度兴奋时,它和普通的异质性群体没有什么两样,它的感情同样爱走极端:或是做出最伟大的英雄主义举动,或是犯下最恶劣的罪行。议员个人不再是自己,在他们完全失去了自我后,会投票赞成最不符合他本人利益的提议。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就说明了议会能多么严重地丧失自我意识,被那些与个人利益截然对立的建议牵着鼻子走,比如贵族放弃自己的特权。
在国民公会当权时期的某个著名的夜晚,这些贵族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自己的特权。贵族放弃自己不可侵犯的特权,便会使自己沦为人皆可欺的平民百姓,且与平民不同的是,权贵一旦失去特权,便会遭遇死亡的威胁。但这些贵族却这么做了。他们在自己的阶层中滥杀无辜,但他们很清楚,把同僚送上断头台的自己,明天可能会遭遇同样的下场。实际上,他们进入了一个完全不由自主的状态,任何想法都无法阻止他们实施自己认同的建议,实施那些已经把他们冲昏了头脑的建议。下面这段话,摘自这些放弃特权的人物之一比劳·凡尔纳的回忆录,它记下了这种极典型的情况:“我们极力谴责,一项缺乏支持者的决定,在一天前我们还不赞成,居然就通过了。导致这种情况的是提议者的危机论,再无其他原因。”再也没有比这更正确的说法了。
在议会上,所有情绪激昂的决定都能看到同样的无意识从众行为。泰纳说:
批准那些他们引以为荣的提案,执行那些愚蠢透顶甚至是犯罪的措施——杀害无辜,杀害自己的朋友和领袖。在右派分子的支持下,左派分子全体一致同意把他们的首领丹东,这场革命的伟大发动者和领袖,送上了断头台。在左派分子的支持下,右派分子全部一致
喜欢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