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是一位非常受人们爱戴的演说家,他认为人们应该以内心的自我、直觉以及大自然作为生活和现实的出发点。对于那些强调个人主义者或者不墨守成规的人,对于那些迫切需要打破古训,寻求内心真实的人来说,爱默生的演讲具有特别的吸引力。下面是爱默生的代表作之一《自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把自己内心蛰伏的信念表达出来,它便具有了普遍的意义,因为最内在的终有一天将成为最外在的———我们最初的想法终将在末日审判的喇叭声中得到回应。尽管来自心灵的声音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但是我们依然认为:摩西、柏拉图和弥尔顿这样的人才是最了不起的,因为他们蔑视书本和传统,他们不抄前人一言一行,而是我手写我口,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人们应该学会去捕捉和观察自己内心的闪光,而不是那些诗人或者是伟人的什么圣光。但是,人们经常做的却和这恰恰相反,他们常常不假思索地把自己的思想抛弃掉,就是因为那是自己的思想。在每一部伟大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很容易找到那些我们自己早已抛弃了的思想:它们改头换面,带着某种陌生的尊严又重新回到我们这儿来。伟大的艺术作品所带给我们的最深刻的教诲就是,不要抛弃那些从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念头,不但不抛弃,还要以最平和的态度执着地去追寻它的足迹。否则,有一天你会发现,有人会正在用权威的口吻高谈那些我们早已抛弃的想法,而此时,我们还要重新从这些人手中接受那些原本就是我们自己的想法。
每个人在求知的过程中,终有一天会意识到:妒忌就是无知;模仿就是自杀。无论好歹,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份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虽然在这片广袤的世界里到处都充满了珍馐美味,但是只有那些勤于耕耘的人,才会有所收获。赋予他内心的力量,实质上是新生的力量。只有他自己才明白如何运用和获得这样的力量,而且他也只有在尝试之后才能知道。
下面还要再给大家介绍两位世界著名的语言大师。他们会是谁呢?其实,美国著名作家亨利·欧文很早以前就替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曾被别人问及如果让他选出一百部最优秀的作品他会怎么选,他的回答也正是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那就是《圣经》以及莎士比亚的作品,这两部作品同时还是整个西方文学界长盛不衰的源泉,因此大家有必要经常诵读。每当夜幕降临,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之后,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房里,研读莎士比亚的作品,让它向你讲述罗密欧与朱丽叶凄婉凉动人的爱情故事,抑或是让它告诉你麦克佩斯的远大理想及不懈的奋斗,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艺术享受啊!
假如你真的这样做了,在日积月累和不经意之间,你的语言表达就会变得优美而凝练,你的人格也会因此而变得高尚脱俗。歌德曾经说过:“只要你告诉我你曾读过哪些书,我就会知道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上面给大家推罗万象,要想真正把它们消化吸收,没有坚强的毅力、缜密的思考和长期的坚持是很难做到的。为了方便携带和阅读,大家没有必要去买那些大部头的著作,每次花50美分买些爱默生的散文或是莎士比亚的短剧就是不错的选择。短小的作品更易于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在轻轻松松之间就能大功告成。
语言魅力的奥秘
马克·吐温的幽默举世闻名,但是否有人知道他那诙谐是怎样形成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还要从马克·吐温年轻时代的最爱———长途漫游谈起。在他年轻的时候,他经常只身一人乘坐马车从密苏里州到内华达州游历,因为行李非常笨重,马车走得太慢,再加上当时的交通很落后,路面状况特别糟糕,马车上根本就不能多放行李,因为马车上多承受一份重量,在行驶时就会多一份危险,所以他的旅途可谓布满艰辛。马车的载重是有限的,除了必须用的食物和水,几乎没有什么空间再带其它东西了,就算是这样,马克·吐温仍然想尽办法带上了一部《韦伯斯特大词典》。无论是翻山越岭,还是穿行沙漠,抑或是被土匪强盗所追,马克·吐温都没有抛弃这部厚重的大词典。成为一名语言大师是他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不管条件多么险恶,他都始终如一、随时随地也不忘了学习。就这样,凭借着自己非凡的勇气和超人的毅力,他一步步地朝着自己渴望的梦想前进。
不仅仅是马克·吐温,庇特与占丹也将《韦伯斯特大词典》从头到尾地看了又看;布朗宁几乎每一天都要翻翻这部词典,他认为这部词典不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而且非常有趣,他每次翻阅时都能乐在其中;林肯曾经这样来形容他的传记作者尼科莱:“他习惯在华灯初上时阅读词典,直到睡意来临才作罢。”实际上,他们都不是特例,凡是稍有名气的作家或演说家都和他们一样,要是过不了苦读词典这一关,他们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成就。
曾担任过美国总统的伍德·威尔逊对英语的运用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括他参与起草的美国对德宣战的宣言书,都毫无疑问地能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工作繁忙的威尔逊又是怎样提高自己语言能力的呢?他曾亲口讲述:
我的父亲对我们要求特别严
喜欢口才的魅力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