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潘金莲传,至此回收结。本回一开始,就把金莲的生平——其美丽、聪明、热情以及因为这热情而犯下的罪孽——都借着他人之口再次一一描出:“生的标致,会一手琵琶,百家词曲,双陆象棋,无不通晓,又会写字。”“怎的好模样儿,诸家词曲都会,又会弹琵琶,聪明俊俏,百伶百俐,属龙的,今才三十二岁儿。”“往王婆家相看,果然生的好个出色的妇人。”“张二官听见春鸿说:妇人在家养着女婿,方打发出来。又听见李娇儿说:当初用毒药摆死了汉子,被西门庆占将来家,又偷小厮,把第六个娘子娘儿两个,生生吃他害杀了。”
从上回到此回,关于金莲的身价,经历了无数周折。围绕着金莲的讨价还价,固然是为了安排金莲死于武松之手而不得不如此写,但也从侧面使得我们看到金莲的可怜:此时,金莲的命运再次完全操纵在王婆手里,而王婆“假推他大娘子不肯,不转口儿要一百两”。金莲失去人身自由,再次沦为商品——我们想到当初潘姥姥把九岁的金莲卖入王招宣府,十五岁时又以三十两银子转卖与张大户。如今,十七年之后,潘金莲这一“生的好个出色的妇人”再次待价而沽,而她的“价值”,不过才只是一百两银子耳。所谓“任人宰割”,正不必等到武松拿刀来杀金莲才开始。
金莲当年在大雪中等待武松,就是立在帘儿下面;与西门庆的遇合,也发生在帘儿下面;今天又立在帘儿下面远远望见了武松。武松来和王婆商议要娶金莲,金莲更是一直立在里屋的帘子后偷听,及至听到此处,便“等不得王婆叫她,自己出来”。绣像本评点:“此时置敬济于何地?”然而我们须知全书之中只有两个金莲一见钟情的男子,第一便是武松,第二便是西门庆。此时的金莲,第一是“听见武松言语,要娶他看管迎儿”,特别是武松下面所说的一句话——“一家一计过日子”——尤其令金莲怦然心动;第二是“旧心不改”,仍然念及旧情。湖州何官人、提刑张二官,都不能令金莲自思:“我这段姻缘还落在他手里。”因为金莲自始至终,都不曾在乎过金钱与势利:她私心最想的,是嫁给一个般配的男人,一夫一妻好好度日而已。但金莲之痴,使她始终不能认清武松的性格;王婆之贪,使她盲目。从这一点说来,这一回中最残忍的人,却不是武松,而是吴月娘:她从王婆处得知金莲将嫁武松,明明以旁观者清的身份识破“往后死在她小叔子手里罢了!”却只是“暗中跌脚”,只是“与孟玉楼说”,却不肯一言提醒王婆。
本书的两个六儿——王六儿和潘六儿——似乎是彼此的镜像:王六儿之私通西门庆以养家,其实与金莲当初嫁给武大但仍然做张大户的外室没有区别,而武大也安然地享受着这一私情带来的利益,住着张大户家不要租金的房子,还常常受到张大户的补贴。王六儿与小叔韩二旧有私情,金莲则喜欢小叔武二,但被武二严厉拒绝,于是间接导致了金莲与西门庆的遇合。王六儿的丈夫韩道国终其天年之后,王六儿嫁给小叔,二人在湖州“一家一计过日子”;金莲却落入西门庆与王婆联合成就的圈套,谋杀了丈夫,终于又被小叔杀死。两个六儿的相似经历与不同结局向我们显示:对于作者来说,不是偷情者最后一定都要受到报应,一切都要看人的性格、行事动机与遭遇的机缘——也就是人们俗话常常说的,不可抗拒的“命运”的洪流。金莲不幸,成为自己的激情和他人之贪欲的牺牲品;王六儿所得到的,正是金莲失去的那种生活。
王六儿与西门庆的私情,是她的丈夫韩道国所明知和赞成的,夫妻二人一心一计图谋西门庆的钱财,六儿对西门庆原无情愫可言,只是富有机心与成心的勾引与利用。与王六儿相比,金莲对西门庆怀有的却是不掺杂任何势利要求的激情:当初,还不知道西门庆是何许人也,她便已经迷上了他的“fēng_liú浮浪,语言甜净”。如果说王六儿是社会的人,是一个被钱财势利所俘虏的人,那么金莲是一个被自己的激情所俘虏的人。在这一点上,金莲远比王六儿、吴月娘、李娇儿甚至李瓶儿可爱与可敬。然而,也正因为这一点,王六儿最终得到的,是与她的性格搭配的、平实无华的生活:与韩二捣鬼“成其夫妇,请受何官人家业田地”。潘六儿却血染新房,终于完成了本书第一回中武松身穿“血腥衲袄”的暴力意象。
武大与前妻所生的女儿迎儿,是《水浒传》中没有而被金瓶作者增添的角色:于小说情节的发展,迎儿似乎没有任何帮助,然而迎儿最大的作用,在于使得韩道国一家与武大一家的对照和对比更加突出。韩道国有女,武大也有女,然而作者用韩爱姐和韩二,衬托出武松在待迎儿方面显示出来的残忍和不近人情。又,王六儿与韩道国所生的女儿不仅聪明漂亮,而且有情有义,武大与其前妻所生之女迎儿却粗蠢异常,似乎更从侧面衬托出武大的愚拙。爱姐的结局却又陪衬出迎儿的结局,更是王六儿与潘金莲之间差异的反照:爱姐的激情使得她因为所爱的人死去而毁目割发,出家为尼;迎儿却终于嫁为人妻,庸碌而平稳地度过余生。作者似乎在说:一个性格有强力的人,一个情感之深刻与暴烈超出了常人的人,便自然会有不平凡的生与死。这种不平凡,也许可以是恶的极致,也
喜欢秋水堂论金瓶梅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