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老八与老四,都预知到了若曦的态度。但老八,用了非常的手段,利用了若曦性格的弱点。老八的目的,是一定要知道;老四的底线,是至少弄清楚,是不是让老八知道了。
(懂与不懂,只是中性词。如果“懂”不是为了让对方舒服,自在,安全,幸福,而是透视、折服、压制甚至于利用,那种“懂”,会显得特别可恶,还不如不懂,比如老十。
于是,有的人渐行渐远,有的人渐行渐近。这是闲话,请无视。)17放下
有个高旷女子,曾说过:quot;人那么壮大,权位、生死、爱恨、名利却动摇它。权位、生死、爱恨、名利那么壮大,时间却消磨它quot;。
爱最大的痛苦,是得不到?或是已失去?都不是.相反的,距离抵挡成永恒.
爱最惨恻的面目,不是生离死别,是在现实撕扯下,日渐血肉模糊.
若曦让人骂,无非是对爱的顽执,让她放弃了与挚爱之人相携一生的机会.这份爱,走过了漫草荒烟、雨雪风霜,蚀心刻骨的尽头,该是珍惜.
是软弱?是逃避?
老四与若曦的爱情的悲剧,起于登基之时。
老四能够登临权力颠顶,就在于他较其他竟争者,具备了作为一个君王的先决条件,超越了其他竟争者无法超越的东西,比如亲情伦常。
称孤道寡,与世情绝.
坐拥天下,亦是付身天下;再无一己,再无一心.
君王之爱,本身就是一个悖误.比如唐玄宗,清世祖,江山万里与一世痴情,注定要择一相负.
人间情爱,原属于平凡俗世,能付诸的,也只能是凡夫俗子.
怎能要求若曦,爱一个君王?
杖喜鹊,蒸玉檀,不是四爷心狠,置若曦于不顾;只是大清的帝王,为了稳固他的江山.
将爱推入绝境的,不是老四,更不是若曦,是现实的无情.
命运将爱改变,消解成怨?纠结成恨?
择念而执,需要智慧与勇气,割舍放下,需要更大的智慧与勇气.
想起《指月录》中,梵志得悟的故事。
爱情于人,亦如手中**梧桐,岁月风尘之中,片刻萎谢。
放下,即拥有。
18青山之死
常青山,作为文中一个非主要的人物角色,桐华从未从正面进行过点滴的描写,所有我们所知所见,都是从若兰、老八、巧慧的口中转述而来。这样一个寥寥数笔勾勒出的人物,形象却异常鲜明,他的悲剧性命运,深刻地刺痛了我们的心。而转述的叙事方式,让我们忍不住揣测故事的真实始末,实在不能不说,桐华的构思与叙事技巧,让人叹服。
为什么要叫青山喃?“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应该是暗示他悲剧性的结局吧。从这点上应证,马尔泰将军派他作前锋,青山战死沙场,这点是确实无疑的。
马尔泰将军的动机是什么,我们可以从巧慧与若曦的对话中的找到答案:
~~~~~~~~~~~~~~~
当时我还气问“起先姐姐就没有求过阿玛吗?”巧慧苦笑着回答“怎么没有?可老爷说,做梦都不要再想了,她是定给了阿哥的,再胡想大家都不用活了。
~~~~~~~~~~~~~~~~
“定给阿哥的,再胡想大家都不用活了。”不用活的,活不了的,仅仅指青山吗?只是用青山的生死说服若兰么?只怕不是。
在天家的威严与强权之下,这,不是一个强势协迫,只是一个父亲无奈的叹息。
由此可以想见,当马尔泰将军收到了老八知悉这段过往的讯息,为了保全自己的女儿,为了保全族人,只能做出这样的安排。
再来看看老八的说法。
~~~~~~~~
(若曦)想了会,突然心头一阵狂跳,屏着一口气,心里万分紧张害怕地问:“那个人怎么死的?”他静了好一会,深吸了口气道:“我派去查问的人惊动了你阿玛,你阿玛为了让他避开,派他去做了前锋,然后……”
~~~~~~~~
桐华写,若曦心头狂跳,万分紧张害怕,为什么?事实上在之前,巧慧的叙述中,若曦已然知道青山战死沙场的事。像若曦这样习惯以善意眼光看待周遭的女子,下意识中也觉得不安了。至于老八的反应,“静了好一会,深吸口气”,不过是应证了若曦的担忧而已。
老八说,是他派去调查的人惊动了马尔泰将军,我们还真能相信,他是无意的吗?马尔泰派青山作前锋,只是为了“避开”吗?
这才是老八,智谋阴狠。以他对若兰的感情,怎么可能允许,她的爱,寄系他人。
他原可以,找人杀了青山,但他没那样做,他的目的,是既断了若兰的念想,又不让若兰恨他。
在他来看,这样小小透露,假借马尔泰之手,既成全了青山的名声,也让马尔泰家感怀他的宽仁。
这样的机心,让我实在不知说什么好了。可惜若兰也是冰雪聪慧的人,她的孩子流产,只怕也不是偶然。
对于爱的众多注释里,我最欣赏的,是圣经里的“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不算计人的恶……”以爱的名义行恶,肯定得不到爱,不论你的智慧与手段是多么的高明,付诸于爱人的阴谋与伤害,最终都会加诸于自身。
老八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仿佛是凭借本能一般地,准确判断时局态势及所有人的利害关系,寻找出他人致命的弱点来加以利用,这是极其可怕的。
这
喜欢步步惊心续集之天若有情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