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内,烛火通亮,亮如白昼。
太守上首座,左右各做了十几个郡府大吏。
郡丞、五官椽、功曹椽、南北部督邮、诸曹曹椽悉数在位。
从桓玄到堂前起,他们的目光就紧紧地盯在了他的身上,看着他脱鞋、看着他抖掉积雪,看着他从容不迫地入内,看着在主薄通报后,他跪拜在地,向太守行礼。
堂上只在太守下边空了个坐榻。依照规矩,这个位置是主簿的。主薄迟疑片刻,决定不坐,留给桓玄,绕过案几,从后边来到太守身后,垂手侍立。
桓玄、周涌行礼毕,起身。
对太守行过礼,桓玄说道:“敢问明府,郡中现在都做了什么准备?”
太守答道:“今天上午开始实施戒严,令城中各里的里长管束本里百姓,不得随意出入。派吏卒排查各里太平道信徒,凡有可疑者,悉数下狱。并遣人传檄令,命各县戒备,又上书州里,报知了朝廷。郡中兵力不足,依公则之计,今天中午张榜各里,招募剑客、勇士充实兵力。”
聪明人很多。郡里那些官员里也有智谋出众之人,桓玄在安成做的那一套,平舆基本也都做了:实施戒严、严防城池,搜捕太平道信众,招募勇士从军。
唯一不同的是:在“搜捕太平道信众”这方面,桓玄是有的放矢,平舆则是漫天撒网。
桓玄听后,心中安定,想道:“郡府的种种布置还算不错。只是听府君意思,他们似乎尚没弄清谁是刘辟的党羽。”
郡府不知道谁是刘辟的党羽,他知道。有庆锋这个大内应在,他早就把刘辟在城中的党羽、亲信查了个清清楚楚,这些人的名单现今就在他的怀中。
不过,他不着急拿出来,而是问道:“郡中兵力不足?敢问明府,现有兵卒几何?”
因为先问清兵马数量,才有应对叛乱的底气。
“三千余人。”
“吾郡信奉太平道者,以十万计。妖道若起,三千郡卒怕难抵挡。某有一计,可使郡中立得数千精锐。”
“噢?快讲,快讲!”
桓玄说道:“我方才闻功曹言语,城中似还在排查刘辟党羽?”
太守苦恼地说道:“可不是么!城中信奉太平道的人不少,为免引起民乱,不能尽数捕拿,只能一个里、一个里地查过去。这么多人,仓促之下,哪里是好查的?查到现在,一个刘辟的党羽都还没有找到!”
“我有一友,去年就疑刘辟图谋不轨,私下暗查,早将他两人在城中的党羽查访清楚。明府可召他来,一问即知。”
太守不敢相信,又惊又喜,说道:“竟有此事?此人姓甚名谁,家住何里?快请他来!”
桓玄应道:“是。”
他到堂前召来李钟,低声耳语几句,说道:“去吧,将那个内应请来。”
不过李钟刚刚走到在太守府门前,就碰见了一个人。
李钟认得,就是那个内应,他上前问道:“你来此作甚?刚要去寻你。难道你是听说了桓君入县,所以前来拜见的么?”
桓玄入城的动静不小,这个轻侠在住处听见了,打听出是桓玄入城后,立马赶来求见。他说道:“我有急事,需要面见桓君!刚请了门吏进去通报,正等召见。”
李钟说道:“既然有急事,还等在这里作甚?跟我们一起进去。”
门卒知道他是太守请来的人,没有阻拦,放他们进去了。
登入堂上,桓玄已然落座,坐的便是主簿的位置。两人一坐,一立,对视一笑。
李钟向太守行礼。
太守迫不及待,说道:“吾闻桓君言,卿知刘辟在城中的党羽底细?”
“正是。”旋即把名单呈上,“此即刘辟党羽的名单及其住址。”
太守喜不自胜,搓着手,连声说道:“太好了,太好了!”令主簿,“拿上来,给我观看。”
看了片刻后,太守相信桓玄,不疑这份名单有假,起身说道:“今既已知刘辟党羽,那本府立即下令,遣人捕拿。”
接着太守转顾堂上,问道,“谁愿前往?”看向郡丞。事关重大,最好的人选自然是郡丞了。
可那郡丞哪里敢去!勾下头,一言不发。
太守面现失望,陡见一人出席,说道:“下吏愿往!”却是郡功曹袁综。
又一人出席,奋声说道:“下吏职在捕贼,愿与功曹椽同去。”乃是贼曹椽李佑。
太守手写檄令,给他两人,说道:“满城数万百姓,一郡安危,尽托两位了!”
他俩领命,接过名单,按剑阔步出堂,自去点集吏卒,按照名单分别捕人。
趁这功夫,李钟目视桓玄,让他看那个内应。
桓玄往堂下看去,瞧见了立在庭中雪下的那个内应,心头砰砰直跳。这个部曲,可不就是他留在平舆,命查探刘辟下落的那个轻侠么?他心中想道:“难道他查出了刘辟的下落?”顾不上请示太守,起身离席,三两步来到堂外,赤足走下台阶,问道,“查出来了?”
“查出来了。”
“好!”
桓玄轻拍了几下他的肩膀,转身回堂上,一揖说道:“玄请出斩刘辟兄弟。”
“出斩刘辟兄弟?”
“周氏门下宾客已查到了刘家兄弟的落脚地。”
太守几疑自家耳朵听错:“你说周氏门下宾客查出了刘辟兄弟的落脚地?”
“正是。”
“卿真吾之福将也!”
桓玄一到,先解决了城中刘辟党羽这个难
喜欢三国之大周天下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