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复命:回复本性,交还所受之命。命是赋予生物的生存指令。
⑦容:包容。
⑧. 王:天下归从。
⑨. 天:指自然的天,或为自然界的代称。
⑩殁身不殆:殁,死。殆,危险。
【译文】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乃是修道的最高工夫。我往复观察万物的生长,尽管变化纷纭,还是要回归自己的根上。最后反观它们的根本,还是一个“静”,这静的本性就是复命(回复本性)。回复本性就是常道,认识了万物演进的常道,就叫作明,不了解常道而轻举妄动,就会生祸端。
能够了解宇宙万物演变常道的人,就能包容通达;能包容通达的人,就能大公无私;能大公无私的人,就能天下归心;能天下归心的人,就能至大无比;能至大无比的人,才能合乎道;能合乎道的人,才能永垂久远;能永垂久远的人,才能终身不招致危险。
【解析】
这是老子的认识论篇,强调致虚守静的工夫,才能回复本性。只有摒弃心中杂念,才能致静去极欲洞察万物,万物归“道”,才合理。回复本性后才能明,才能容,才能公,才能王,才能大,才能久,才能安。
不遵循“道”而乱作,必然导致祸害。因此所有的生存和作为,必须入“道”,遵守“道”——法则的要求,才是至圣无尚的。
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①,下②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③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④,其贵言⑤。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注释】
①太上:最好的统治者。太,指最好的。上是国君。
②下:在下的百姓。
③信:名词,指诚信。
④悠兮:很悠闲的样子。
⑤贵言:慎重其言,很少开尊口,惜言如金。
【译文】
最优秀的统治者,人们仅仅知道有他的存在而已;次一等的统治者,人们都亲近他、赞赏他;再次一等的统治者,人们畏惧他;更次一等的统治者,人们都不服他。这种统治者,由于本身诚信不足,人们也就不会相信他。因而最优秀的统治者,总是那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但事情却一件件地圆满达成。而老百姓却不知道是圣君在运作,还以为原本就是如此。
【解析】
此篇是老子的政fǎ_lùn。老子强调无为而治,管理政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求有所不求,相互制衡。历来愈是有为,愈是治理不好,像秦始皇、王莽、隋炀帝;愈是无为的皇帝,国祚愈是长久,像东晋、南宋、晚明的皇帝。无为而治的道家统治者最好。所谓的“严官府出厚贼”,就是这个道理。
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①废,有仁义;智慧②出,有大伪;六亲③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注释】
①大道:指社会政治制度和秩序。
②智慧:聪明、智巧。
③六亲:父、母、叔、伯、兄、弟。又云父子、兄弟、夫妇之三纲,乃构成六亲。
【译文】
当大道被废弃时,仁义之德就会出现;当聪明智能出现时,伪诈才盛行人间;家族中六亲不和,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民族陷于混乱之中,爱国忠臣之士才会出现。
【解析】
这是老子的政治篇,他认为仁义、礼智、孝慈、忠臣的出现,乃是病态社会回光反照现象。当自然社会被破坏的时候,才有人倡导仁义;当社会在无秩序时或当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崩溃的时候,另一些社会因素就会发生作用。
第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智①,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②孝慈;绝巧③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④不足,故令有所属⑤,见⑥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注释】
①绝圣弃智:抛弃聪明智巧。圣,自作聪明。智,智慧。
②复:回复。
③巧:先进技术。
④文:文饰,表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和质是相对的两个范畴。质,质朴。
⑤属:依托,寄托。
⑥见:现出。
【译文】
与圣明断绝,抛弃聪明和智能,人们才有百倍的利益;与仁德断绝,抛弃仁道和义理,人们才会回到孝慈之心;与先进技术断绝,抛弃私欲,才能消灭盗贼。以上“圣智”、“仁义”、“巧利”三项全是消极无为而不是人文治理的原则,不足为训。它们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解析】
这一篇是紧接上一篇的政治论,此篇叙述的是医治社会病态的方法:绝智慧、抛仁义、弃巧技,实际上是建议人们倒退到无智慧、无仁义、无科学技术发展、无私欲的原始人类混沌的生存状态(无为而治的社会)中。?这便是老子的无为理念,它是一种倒退的政治哲学和理想,但却是老子的理想天国。
第二十章
【原文】
唯之与阿①,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②,其未央③哉!众人熙熙④,如享太牢⑤,如春登台⑥。我独泊兮⑦,其未兆⑧;沌沌兮⑨
喜欢中国人必读的十部国学经典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