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旭起动员江西,房与信也开始动员湖南,这股风潮甚至波及到了两广腹地,加之舆论刻意推动,《越秀时报》等报纸还专门刊发了《义勇军》一文,号召国人奋起,一国顿时陷入火热的“抗清”大潮中。
“编户齐民,这是真正的编户齐民啊。若是明末时,官府也这般有能,鞑清又怎能入寇中原,夺鼎神州……”
看完《义勇军》一文,段宏时抒发着深沉的感慨。
明末时清兵入关,民人不是不抵抗,义勇上阵者千千万万,但缺的就是官府组织。大明国策讲求县官不出城,诸事民自理,临到危难之际,只能靠民人自发组织。
民人怎么组织?当然只能找读书认字懂道理的读书人,或者是名望过人的乡绅仕宦。读书人和乡绅仕宦们有没有气节还是其次,要命的是绝大多数都不知兵,更是一县一乡零散聚起,没有后方,没有粮草,没有组织,散兵游勇,再勇敢,人再多,也无法跟大军抗衡。
而英华靠着官府下乡,一步步地将田亩、人口和治安管制起来,接着又将兵备也组织起来。现在江西有难,官员临阵磨枪,居然也能拉出数万民军。虽然难以聚合成大军,但守护州县却已足够。建昌府的知府,就靠衙役和乡勇,居然能跟上万田文镜的精兵抗衡。看透了这一层,段宏时对广昌之失已经不怎么在意,这只是小小的意外,只要当地官府反应过来,重组资源,夺回广昌不是什么难事。
“这跟古时可不一样,朝廷还得下大力气支援,起码在物资上得用足劲力……”
李肆既是解释,又是自语。大军虽然调不回来,但物资上怎么也不能短缺。
青浦码头,一艘艘江船载着大批物资,向北驶去。一个调度将一批木箱子的旧标签撕了下来,贴上新标签,嘴里还嘀咕不停:“总算是运出去了,老占着地方,新货都只能露天堆着。”
赣州城外,新立的兵站,巴旭起亲自坐镇指挥,将一批批物资分发出去。
“只有八年式的?无所谓了,有枪就行,先发三千枝给陈廷芝那边,他正急得跳脚。”
广昌城外,撬开木箱,陈廷芝从稻草中掏出一枝火枪,脸肉顿时僵了:“八年式的!?怎么把这玩意发来了?”
兵站调度耸肩道:“本是要给红衣全部换装的,可红衣那边不愿全换,一直压在青浦货仓里。咱们江西要枪,兵部军械司废物利用,全塞给我们了。”
陈廷芝正要发火,巡检乡尉们却惊喜交加:“塞得好!塞得好!这怎么是废物呢?乡勇只会开枪打靶,咱们正在担心,拿到四年式,该怎么补队列的课呢,现在好了,远远打靶就行。”
陈廷芝也是红衣兵出身,脑子里已印下了不会走队列就不是正规军的烙印,正要训斥这话,再看看广昌城墙,忽然觉得,或许乡勇就适合这种战法。至少他是没有那个时间,来好好艹练这些乡勇走队列,排横阵。
人有了,枪也有了,甚至巴旭起还从补充给神武军的武备里截下了四门老式八斤炮给他,就一句话:广昌必须夺回来!马上!
(【520dus.com 书呆网】)
喜欢草清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