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建后金
大明王朝后期政治腐败,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的一支——建州女真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它的领袖就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出身建州女真的贵族家庭,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都是建州女真的贵族,被明朝封为建州左卫的官员。努尔哈赤从小就练习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他很喜欢读《三国演义》《水浒传》一类小说,非常羡慕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努尔哈赤25岁那年,建州女真部有个土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勾结并带引明军前来攻打古勒寨城主阿台。阿台的妻子是觉昌安的孙女,觉昌安得到这个消息,放心不下,便带着塔克世到古勒寨去探望孙女,正碰上明军猛烈攻打古勒寨,觉昌安和塔克世在混战中都被明军杀害。努尔哈赤在葬了他的祖父、父亲之后,于公元1583年以父、祖遗甲13副起兵,逐渐统一建州各部,表面上对明朝极为恭顺,实际暗自扩张势力。
后来,努尔哈赤击败海西女真叶赫、哈达等九部3万联军,统一了海西女真扈伦四部和东海女真的大部分。在文化建设上,努尔哈赤令额尔德尼和噶盖用蒙文字母标注满语语音,创制了满文。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开创了八旗制度,八旗制度由女真人的牛录制扩充而来。1牛录为300人,25牛录为一固山,首领称“固山额真”(汉译“都统”)。每一固山有自己颜色的旗帜,当时满洲军共有4个固山,分红、黄、蓝、白4种颜色的旗帜。公元1615年,满洲军建制扩大,又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个固山,共有8个固山,6万人。“固山”即满语“旗”的意思,8固山建立,亦称“八旗制度”。努尔哈赤则高居八旗主之上,为八旗的首领。
公元1608年,努尔哈赤停止向明政府朝贡。公元1616年,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在八旗贵族拥护下,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大金,改元天命,公然反叛明朝。为了与金朝区别开来,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宁远败
萨尔浒大战以后,努尔哈赤先后攻占辽河以东70余城,直逼山海关,极大地威胁了北京的安全。
熹宗朱由校召集大臣们讨论形势。掌管图籍的兵部主事袁崇焕详细研究了关内外的形势,对兵部尚书孙承宗报告说:“只要给我人马军饷,我就能守住辽东。”于是,熹宗同意让袁崇焕去试一试,给他批了20万饷银,要他负责统帅关外的明军。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广东东莞人。他有胆量,有智谋,眼光远大,忠心爱国。他一直很关心辽东形势,遇到从辽东回来的退伍老兵,总要详细地询问塞外的情形,对辽东的形势早就胸有成竹。
袁崇焕出关后,不怕关外的艰苦环境,一边收容难民,一边修筑工事。他在宁远(今辽宁兴城)筑起二丈二尺高、二丈宽的城墙,还装备了各种火器、火炮。辽东的危急局面很快扭转过来。很快,宁远成了明朝在关外的军事重镇。他又在孙承宗支持下,派兵收复了几座城市,保持了辽东4年的安宁。
后来,支持哀崇焕的孙承宗遭到魏宗贤的排挤,罢了官,魏宗贤的爪牙高第负责辽东军事。高第不懂军事,他撤走全部军队和粮食,使宁远又变成了一座孤城。努尔哈赤看到这种情况,就在公元1626年亲自率领13万大军来攻宁远城,将宁远围得水泄不通。而守城的袁崇焕只有1万多人,处境孤立,十分危险。但袁崇焕并不气馁。他咬破手指,写了一份誓死抗后金的血书给将士们看。将士们都被袁崇焕感动得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跟随袁将军一起死守宁远。
接着,袁崇焕命令城外百姓全部撤进城里,把城外的民房烧掉,不给后金军留下一粒粮食。他向城里的官员分派了任务,有的管军粮供应,有的负责清查内奸。他还发信给山海关的明军守将,命他们一旦发现宁远逃回关内的官兵,就地处斩。这儿道命令一下,宁远的人心都安定下来了。过了20来天,努尔哈赤带领后金军来到了宁远城下。后金兵士头顶盾牌,冒着明军的箭石、炮火猛烈攻城。袁崇焕下令动用早就准备好的大炮,冲在前面的后金兵士被轰得血肉横飞,没死的也被迫后撤。
第二天,努尔哈赤亲自督战,集中大股兵力攻城。袁崇焕登上城楼望台,沉着地监视后金军的行动。直等到后金军冲到逼近城墙的地方,他才命令炮手瞄准敌人密集的地方发炮。这一阵炮击使后金军受到更大伤亡,正在后面督战的努尔哈赤也受了重伤。
两军连续激战3天,后金军3战3败,最后因伤亡过重,只好解围而去。努尔哈赤气愤地对人说:“我自25岁用兵以来,战无不胜,怎么一个宁远孤城竟攻不下来!”这次战役之后,努尔哈赤又气又伤心,加上伤势越来越重,没过几天就去世了。
●皇太极登基建清
由于宁远战役中受伤,努尔哈赤不久就不治而亡。努尔哈赤死后,八旗并立,各有实力。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势力最强,被拥立为汗,改元天聪。政权沿袭原来的原始军事民主制,由皇太极和其兄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四大贝勒共同主持军政大事。皇太极改易族名为满洲,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削弱贝勒权力;设立文馆及内三院;重用汉官、汉将及汉族文人;设立汉军八旗、蒙古八旗,编制和满洲八旗相同,直接听命于汗,扩大了兵源,增强了战斗力
喜欢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