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十分寒冷,大片土地不适合人类居住。但西伯利亚仍然是蕴藏着丰富资源与财富的辽阔土地。从古至今。
……
俄国乌拉尔地区及西西伯利亚,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进入18世纪,这里的丰富资源越发引起俄国政府注意。彼得大帝鼓励俄国的手工业、矿冶业发展,兴办官方手工工场和矿石冶炼厂,还对私人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乌拉尔山地区冶金工厂的建立,以支持和瑞典的大北方战争。这些乌拉尔官办冶金工厂的建立为西伯利亚冶金工业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彼得二世查阅了卷宗,发现,一些私营企业家已经开始尝试在西伯利亚进行发展,1717年托木斯克县就发现了丰富的银铜矿产资源,随后的几年都有新的矿产被勘探出来。
在这片“北亚江山一片红”的蛮荒之地上,俄国最早的资本家们开始探索发财致富的机会。彼得了解到,1726年,来自乌克兰的企业家杰米多夫,获得沙皇政府批准,开始在托木斯克和库兹涅茨克进行试验性的炼铜生产。
彼得二世登基后,杰米多夫的冶金之路仍然在继续。杰米多夫在1729年在西伯利亚科雷万的炼铜厂成功投产,随后到彼得政变的八个月内,杰米多夫的炼铜厂蓬勃发展。1730年4月,杰米多夫已经在鄂毕河上游建立了南北400俄里长、东西200俄里宽的领地——
并不是通过正当途径获取的,俄国矿物总局的不少官员都拿了他的贿赂。领地内已经有3座冶炼厂和多座矿山。
当然,杰米科夫也的确投入了不小的成本,这些西西伯利亚的工厂设备在整个俄国,当时也是领先的。科雷万炼铜厂在别拉亚河上筑有拦河坝,用水力推动风箱向高炉鼓风。以水力推动的粉碎机、锻压机、锯等机械也都齐全,工序(以当时的水平看)分工细致,管理比较严密。
杰米科夫领地是在俄国南部靠近清帝国和准噶尔汗国的边境地带——北阿尔泰地区。这一地区矿产资源相当丰富,杰米科夫攫取的领地上,新矿山不断被发现。
同时,这里很快也会成为俄国对准噶尔的重要军事防线,俄国预备建立大量的寨堡,组成寨堡防线,以保护自己的边境。并预备主动出击,反击准噶尔人的袭扰。
当然,在彼得的规划中,这里正是未来俄国大举出兵,攻灭准噶尔汗国的一个重要基地。
所以说,对于这里的经济发展,彼得二世是乐见其成的。
但是这里有一个大问题——
说好的,北亚江山一片红呢?
怎么来了个私企?
碰到这种情况,身为彼得二世,似乎应该用二共的方法,建设有西伯利亚特色的社会主义,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胡说八道!”彼得才不这么干呢!私企就罢了,居然还搞到了南北400俄里长、东西200俄里宽的领地,还是在边陲重地、资源丰富的北阿尔泰地区!
一共的尸骨可未寒呢!
得给你尝尝真正的社会主义铁拳!要在西伯利亚完全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于是,彼得二世颁布了敕令——将杰米科夫的领地和工厂,全部收归国有。
对,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反正,也就是历史上提前了五年而已——就你这块肥肉,一点后台都没有,收归国有就收归国有了。
理由也很充分,因为,杰米科夫的4000多名工人——都是农民转化而来,有四分之三是所谓“身世不明”者,这个是掩人耳目的隐晦说法。直白点说,就是逃亡农奴。矿物总局只允许你自由雇佣劳动力,没说你可以收编“身世不明”者啊!
于是,接管了矿务总局的俄罗斯帝国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重新审核了相关档案,然后迅速采取措施,没收了杰米科夫的全部领地、工厂和在工厂工作的工人们。
杰米科夫顿时悲痛万分:“你们不能这么对我!我,给总局送过礼,我为帝国开过荒,我有特许经营权,这是我的财产……我要见总局局长,我要向沙皇陛下申诉!……”
“够了,现在不叫矿务总局了,叫俄罗斯帝国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你申诉也没有用。相关档案都核实过了,证据确凿,现在不判你坐牢算是处罚轻了!……”
于是,杰米科夫在鄂毕河上游的领地就这样重新被收归了国有。至于那些“身份不明”者……处理意见是,虽然你们是“身份不明”者,但是现在已经被收归国有,那你们都获得了国家农民的身份,过去的事情不用追究了……咳咳……
将杰米科夫领地收归国有后,又通过枢密院的划转命令,划转到了俄罗斯帝国宫廷事务部这一独立机构名下……也就是说直接去充实了彼得二世的钱袋子。被正式命名为阿尔泰宫廷领地。彼得二世从此得到了一个在西伯利亚发展经济和囤积军队的重要根据地,直接面对着外蒙古和准噶尔汗国,遥指哈萨克的大帐汗国。
采取这么简单粗暴的方法,闪电以社会主义铁拳没收杰米科夫领地,自然是有很大利益可图。别的不说就是这钱的问题上,一下子便可进账不少!
彼得二话不说,指示人手去阿尔泰宫廷领地的兹麦伊诺戈尔斯克勘探银矿——要知道,那里有着俄国18世纪最大的银矿。第一年就可产银66普特。五年后,产银量就可达到952普特。一普特为四十俄磅,约16.38千克,也就是
喜欢彼得二世沙皇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