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相公枕上阴阳枕到地府一游,真相尽显。原来那孩子上世做恶多端,罪业甚大。偿还那一世罪恶需三世恶报才能还清。神原来安排,第一世以残疾之身孤苦伶仃;第二世以双眼瞎了却残生;第三世遭雷击暴尸荒野。那孩子第一世转生穷困残疾,但痛改前非,只想为别人做好事。
于是神就让他一世还两世的业。让他崩瞎了双眼。可孩子不怨天尤人,只是默默的为别人做好事。神就把他第三世的业力也拿过来一世还,所以雷击毙命。
阎王爷问包拯,三世恶业一世还,你说是好还是不好?一世还了三世业,因为他专行善事,心里只是想到别人,毫不考虑自己,某些方面已达到“不修道已在道中”的境界,积德甚多,故而死后立即转生为当今太子,享受天子福份。
唐贞观年间,从长安城来了两位道人,说是久闻老君山的灵秀之气,准备上山修炼长生不老术。他俩不顾山高林密,道路险峻、狼嗥虎啸,终于爬到了顶峰。老君山顶地方不大,几乎没有多少平地。
他俩环顾四周,发现往东南方向崖下有一个岩洞,里面似乎有人影在晃动。走近一看,原来有一位精神矍铄,闲云野鹤的老者在洞中打坐。老者见两位年青的道士大气吁吁,衣衫不整,非常奇怪,问他俩为何要到这密林深山,道士向老人说明了打算在此修炼道术的想法。
老者摇头笑曰:“修仙成道,不一定非要到深山里来,只要心诚专一,修炼道场处处皆有,也一样能长生不老。”“修行关键在于道德修养。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样自然就积了功德。我之所以长寿就是这个原因。”
老者正襟危坐,侃侃道来:“修行的主旨归纳起来有五戒十善,五戒就是:不得杀生、不得饮酒、不得口是心非、不得偷盗、不得好色。”“十善就是:孝敬父母、忠诚于君主和老师,大慈大悲对待一切,容忍他人的过错,劝戒他人与世无争,不做坏事,危急关头宁可自我牺牲保护他人,爱护动植物,修桥补路和植树,做有利于他人的事如排除险情,经常诵经和常供奉神灵。”“遵守五戒十善会得到神灵的护佑,你们还是下山回去修炼吧!”两个道士向老人告辞下山去了,他们恪守五戒,广行十善,果然长寿。
道教的戒种类很多,有五戒、八戒、十戒、十二戒、老君二十七戒、老君百八十戒、初真十戒、灵宝戒等等。但所有这些戒律大都源于佛教。
孙思邈从小体弱多病。他先后两次患热病,一次患冷痢。每当他面黄肌瘦,饱尝病痛之苦的时候,母亲总是日夜守护在他的身边,给他熬药喂药。父亲也背着他翻沟过岭去找医生。
次数多了,支付不起医药费用,就只好变卖家产。孙思邈看到,由于自己的病,给父母造成这么大的困难,心里难过。他从自己幼年的痛苦经历认识到疾病对人的危害,体会到医生能够解除病人的痛苦。于是从很早就萌发了学医的愿望。
孙思邈天资聪明,“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他在离家较远的私塾土窑洞里上学,不仅在课堂上用心学习,还经常在家乡的鱼儿岭一棵槐树下读书。通过刻苦用功,使他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从孙思邈的时代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虽然沧桑变幻,他当年读书的窑洞早已湮没,但这棵“千年古槐”现在依然旺盛地生长在他的家乡孙家原,成为历史的见证,供游览观赏,留给世人不尽的缅怀和无限的遐思,激励学子敬业奋斗。
少年时的孙思邈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排除封建等级观念,敢于冲破当时盛行的儒士书生通过读书而进身于仕途的世俗,敢于批评鄙视行医救人的极不合理的社会偏见。他不随波逐流,不屑混迹官场、沽名钓誉,而从解除人民痛苦的角度出发,以“大慈恻隐之心,普救含灵之苦”为念,胸怀济世之志,准备把毕生精力贡献于医学事业,他的思想境界和眼光就远远地高于当时的世俗之辈。
孙思邈把贫苦农民和病患者的疾苦看成自己的疾苦,一心一意地为他们服务。他主张:若有疾厄者来求救时,医生不能先顾虑自己的得失而瞻前顾后,宁肯自己跋山涉水,饥渴疲劳也要去救等待医诊的病人。
孙家原村南边有一条涧沟,水流湍急。为给沟那边的群众治病,他不顾激流险阻,不顾深秋河水的冰冷,时常淌水过河。有一个“火烧涧沟水”的故事,指的就是这方面的事迹。说的是天神为了让孙思邈给对岸的病人治病,在他过河时,用火把水烧干,待他过去了再复原。孙思邈长期为劳动人民“济疾解危,一心赴救”多少年如一日,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对于中草药的研究,是孙思邈坚持终生的重要实践活动之一。他很早就开始在家乡上山采药。为了采药,他攀悬崖、穿谷,跑遍了家乡的山岭沟壑。他还在家乡开辟了药材园,种植药材,从下种、施肥、收采到炮制、贮藏等,不仅精心操作,而且有详细的记录。
他把药材分为玉、石、草、木、人、兽、虫、鱼、果、菜、米、谷等几大类,记载了八百余种药名。他按药物功用,将药物分为65类,以“总摄众病”,“临事处方,可得依之取决”。很有实用价值。直到千年之后的现在,孙思邈的这些记载,
喜欢他有一剑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