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青已经十二岁的光景了。
李青青不喜欢说话,总是默着自己藏坐在草丛里,假山后,或者是柴房某个柴火堆的后面,左右看看四下无人的时候就自己开嗓唱起来,唱的也总是《钗桑记》。
这个时候的李青青已经能够隐隐感觉《钗桑记》的意思了,唱到“白首思少年”,也会不自觉的就红了脸。
这一日门房上的李叔在柴房就又撞见了李青青:“二小姐,柴房不是您要呆的地方,一会儿苏尚书那边就来人了,老爷吩咐让二小姐和五夫人呆在屋里好生休息。您赶紧的房里去吧。”
李青青绕出柴堆出了柴房大门就朝屋子走了。
二小姐司空见惯了这样的场面,每次府里来了客人,青青和五夫人都是要在自己房子里“歇息”的,为了不让五夫人这个“戏子”丢了太师府的身份。
李青青走了许久,朝后看看,哪里还有李叔的影子,于是一转身就朝花园的假山后面跑去了,藏在假山后面,一样清净,一样可以唱自己的。
假山后面是假山石堆起来的石洞,常年潮着,带着凉意。还好是盛夏,这地方是青青喜欢藏的去处。她伸出洞去左右看看,没有人影,正待开口唱,忽听得一阵琴音传过来,于是所有兴致都没了,只能呆坐在石洞里面,托着腮,愈发觉得石洞里清冷的厉害了。
琴音是从假山前池子中的凉亭上传出来的。青青的姐姐从小请了最好的琴音师傅来教韵律,最好的女红师傅来交刺绣,还有最好的老妈子和丫鬟来置办所有的器具装饰。
大小姐李黛的琴音是没有说的,一曲高山流水潺潺,石洞里悬着的水滴一滴滴落下来,和着琴音砸在地面上,如同李太师府门口每日前来提亲的王孙公子们来了又去。
凉亭上李黛坐着抚着琴,一旁立着苏尚书的公子,佳偶天成,郎才女貌莫过于此。
李青青小心翼翼的探出头去,看到远处的凉亭上只立着姐姐两人,好生动人的场面,就突然很想到玉梅梨园去瞧瞧了,算算日子,也有三五日没有到过了。以前隔两日总是要去一趟的,就算不是为了给娘送个什么东西过去,自己也要千方百计找个由头去,因为那有个会拉琴的赵韵。
她于是就打定了主意,从山洞里溜回到房里去了。
五夫人看看她:“孩子,你平常不想说话,只想找个没人的去处去唱,娘都知道,只是,人没有什么是能一辈子的。”
李青青看着她。
五夫人叹了气:“到玉梅梨园去散散心吧,告诉那儿只说三个字‘可以了’。”
李青青早就巴不得要找个由头去玉梅梨园了,如今由头来了,更是不能等待片刻,就要夺门而出了,五夫人却立马叫住:“孩子。”
青青只能不情愿的转身,谁知一转身就被五夫人抱在怀里了,青青也惊得不行,不知如何,不自觉的伸出手去拍了拍母亲,五夫人却突然哭起来:“不,还不可以,怎么就可以了呢?”
五夫人收了泪,对女儿道:“去去就回,别耽搁太久。”
青青看了母亲两眼,这才出得门去,门口李叔正在扫这大门的台阶,连看都不看就招呼一声:“二小姐回来小心点儿,撞见尚书要回的车马候着点儿,等客走了再进门。”
青青哪里理会得,奔着玉梅梨园就去了。
赵韵是从前五夫人搭台子时拉琴的,看着五夫人在京城起来,又在太师府落下,跟这个玉梅梨园一起起了又落了,以前有名的琴人如今做了这个已经没落了的玉梅梨园的伙计。
玉梅梨园如今应该叫做玉梅酒楼,门口的牌子向右侧歪下来,风一吹就摇摇欲坠。戏台子上已经搬上了残缺的桌椅板凳,供来吃饭喝酒的人坐。
玉梅酒楼的柜台里一把扶手椅上躺着掌柜的赵头,姓赵的赵头和赵韵是没什么关系的,偏巧都姓赵罢了。于是掌柜的也就格外照顾这个外乡来的手下,玉梅梨园还在,就算再艰难也都没有遣走过这个拉琴的赵韵,玩笑着也说是因为赵韵沾了他本家人的光彩。
赵头躺在扶手椅上半眯着眼,手里掂着个大蒲扇扇着,另一只手拈着瓜子吃着,听到大门传来脚步声,这才慢悠悠的起来,一看是李青青,一下子就乐了:“呦,贵客来了,二小姐,您里面请呐,”又挤挤眼睛道,“你那个赵大哥哥就在后院呢,您正赶上调琴了,您可是会挑时候。”
青青对赵头笑笑,就冲后院去了。
赵韵果然在调琴,一旁还站着小云,这个两年前因为饥荒跑来这里的丫头,赵头可怜,认了她做了干女儿,小云什么都好,就是总在赵韵左右跑着,让青青莫名的不爽快。
小云抬头瞅见她,招呼道:“二小姐来了,您快找个凳子坐了吧。”
赵韵看见她,笑笑:“你娘还好?”
青青点点头。
赵韵又问:“可曾让带什么话来?”
青青看到小云的表情突然变得僵硬,忙低头故意找扫帚一样避得很远。
赵韵没有注意到小云,只是盯着青青,青青点点头,用院子地上没有被扫起来的炭块写下“可以”两个字。
赵韵突然一蹦老高,对青青大声道:“二小姐,你今天来的真好!”
他一直笑着,开始拉了琴,这在青青之前是从未见到过的,娘让她传的话总是几个字,但是每次的几个字对赵韵来说就是另一种心绪的变化。
小云拿着笤帚来了,故意在地上这两
喜欢执手难谙佳人独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