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九章丹注》不是一本调药圣经,里面不涉及调药手法,但这是一本学习传统调药体系的调药师入门最好教科书。
它可以帮助调药师更好地理解调配魂药是怎么的一个工作,需要进行哪些步骤,各个步骤有什么用,及对于最后调配出的魂药品质有怎样的影响。
《九章丹注》的问世让人族的调药学,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突破式的发展,那时的经验式调药手法也确实已经到达了顶峰,知识体系的大树再也没有一丝缝隙去长出新的枝丫。
就算仍然有不甘心于此的宗师巨匠去往深处研究,亦是没有找到新的进展,直到苏门辙那个“元素结构周期表”的出现才打破如此僵局。
中古那个变革之风吹满整个人族的年代,每个人都想对修炼之法提出变革创新,而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往上攀爬,这与上古很不同。
那个诸圣时代,流派的争鸣,思想的剧烈碰撞,让很多人学会了打破思维上原有的框架,敢于去想,也敢于去实践。
而且又有数位开创出全新体系流派的绝代圣级人物来作为榜样,自然再也没有人认为原有的东西是不能颠覆的。
或许是因为苏门辙用数字却命名元素结构所带来的灵感,让当时一位对数字极其敏感的调药师华罗生,迸发出了用数字运算去表达调药的心思。
在此之前,人族对于数学的研究并不深,还只是停留在加减乘除这四个简单的运算法则上,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数学的需求也不高,有这四则基本运算就已经够用了。
华罗生当时便猜想,既然植纹印结构可以分看成多个元素结构的组合,而元素结构又用数字去表示,那么调药的手法与过程是否也一样能用数字运算去表示呢?
于是,华罗生就针对自己的猜想,在感知玉简中写了一篇叫《数字与调药之间难道真的没有联系吗?》的纯粹猜想性文章,悬挂于鸣道场中,在所在的城市里发表。
所谓的鸣道场是当时人族社会流行的变革之风所催生出来的产物,几乎每个城市内部都布置有一个鸣道场。
这鸣道场是一座只有一层的高大建筑,外面形状是半球型,里面的正中置有一个高台,台外一片空旷,没有放椅子。
其穹顶系有垂钓而下的绳子,绳未挂有由琉璃石与荧光粉制成的透明罩笼,供人用于放置玉简,平时一入场中,无数个罩笼闪烁着光芒,就宛如夜空上的繁星点点,绳子轻荡,摇曳万千智慧星辰。
那些罩笼刚好到一个成年人伸手就可以触及的位置,但没有布满整个空间,而是留空了高台的上方,那个留空之地悬吊着无数小钟铃,而吊住它们的正是绳子的另一端。
这绳子是用一种名叫息辉藤的星植所编制而成,此星植纤细且极具韧性,还有一个很神奇的特性,当只要有别的魂息留在上面,就会自动吸收少量游离的星能自行发亮。
那散发出光芒色泽,是如骄阳般的淡红色光辉,魂息越多,亮度就越大,到了极限时,红色的光辉便会转为紫色。
鸣道场的一根绳子人们用了三根息辉藤去编织,而鸣道场的使用规则是任何猎魂师都有资格,在上面悬钓发表自己所写的思想理论玉简,供路过对研究思想有兴趣的猎魂师感知观看。
如果有猎魂师觉得上面的文章十分有价值,则可留下自己的魂息,点亮其中一根息辉藤。
当三根息辉藤都由淡红色变成紫色,整条绳子如同紫色的光缆时,那个发表之人就有资格向所在城市的城主申请召开自己的论道大会,站上光荣的鸣道台。
论道大会在当时是一个可以让人声名远扬的大舞台,几乎城市中所有的高级猎魂师都会愿意前往参加,与鸣道人论道,增长见闻,碰撞思想。
因为这样可以促进猎魂师对修炼之道的理解,甚至让处于修为瓶颈者觅到突破之机,故而每一场论道大会几乎都会站无虚席。
当鸣道人于鸣道台上阐释自己的思想时,在场的人都可以对其思想提出疑问,鸣道人如若整场论道大会下来,能把所有的人都说服,印证自己思想的正确,则在最后结束时,每个人都要为鸣道人拉动息辉藤,晃动另一端的小钟铃。
无数钟声回荡在鸣道场,传到城市之中,惊鸣于世,其言论也会被人收录,广为流传,为天下所知晓。
更重要的是鸣道成功者会被各大势力疯狂地邀请招聘,就算本身实力不强,也能享有极高的待遇,若能吸引到某些大人物的注意,亲自收其为徒,前途可谓风光无限啊。
而这对于热衷于研究思想与理论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圣地,那时每个人都以上过鸣道台为荣,所以一有新的想法就会发表于鸣道场,以求一场轰轰烈烈的论道大会,一证已道,一鸣惊世。
只不过华罗生的文章几乎没有几个人为其点亮息辉藤,加上只是一个猜想,并没有什么实际的论理依据作支撑,让人一看就觉得是天方夜谭,纯属无稽之谈,人们在想,估计又是哪个想出名想疯了的人写来博取大众眼球,碰运气上鸣道台的。
华罗生对此并不失望,他把猜想发表于鸣道台,本就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一鸣惊世,他当然知道自己猜想的简陋,他不过就是想看看,能不能找到和自己有相同想法的人,然后一起研究而已。
华罗生关注了鸣道场几天动态,看到没人理会自己的猜想,便不再浪费
喜欢星魂猎命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