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没有问题。”杨总顿了顿,“我们要价是5000万,比对方高出500万,也就溢价10。如果同意这个报价,我们就按照收购流程往下走。”
“是溢价11还多。这个价格我们真的要评估后再定,毕竟我们是有投资的公司,有完善的董事会制度,需要向外方投资者汇报这件事情。”
“哦,那就等你们汇报再确定吧!”老杨开始表现出失去了兴趣的样子,“不过话说在前头,如果你们不加快速度,我们也许随时会和力量传媒签署协议。”
秦方远看了看杨总,说:“你们能否提供完整的商业计划书?”
熊副总接话说:“这个没有问题,我们会后就提供给你。”
会后,秦方远跟张家红汇报,张家红一听到焦点传媒差点儿已经和别家签署意向协议,就表现得比较紧张:“坚决不能让力量传媒得逞!现在是跑马圈地的最好时机,谁先抢到地盘,谁就占据有利形势,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大城市的布局就差深圳了,我们要全力拿下!”
“我刚拿到商业计划书,根据他们的网点初步测算,5000万收购价格太高了!”
“没关系,先答应下来,具体实际收购价格再慢慢谈。要阻止力量传媒收购!”
秦方远感觉张家红有些乱了方寸,尤其是一听到竞争对手的动向,就比较紧张。
下午,他直接去了杨总的办公室传达张总的意见,初步同意签署合作协议,也初步同意5000万元收购。
杨总明显情绪高涨起来:“那好啊,好啊!你们这个团队做事真是高效率。虽然没有跟你们张总直接打过交道,但我们中间有个共同的好朋友,也多少了解一些,她堪称女强人,做事雷厉风行。”
当天下午就要签署意向协议,对方又提出一条,就是在签署意向协议后,尽职调查前,铭记传媒需要先期支付500万元现金作为预付金。
秦方远当然不同意,他之前从未签署过类似条款。
杨总则说:“如果你们不支付预付款,怎么能做尽职调查呢?做了尽职调查把我衣服扒光了,然后来一句话说不投了,我们找谁去?就像我们看一个苹果,瞧来瞧去,捏来捏去,捏熟了捏烂了,然后就丢下扬长而去,我们找谁哭去?传出去,谁来收购?”
“杨总,我们可以签署保密协议的。”
“保密协议有个屁用!”
秦方远撇撇嘴:“您说的这个条款,我得向张总汇报。”
他打电话给张家红,张家红也犹豫了,问秦方远的意见,秦方远当然是不同意。
张家红说:“那也不能这样僵持下去啊,我给杨总电话吧。”
杨总接到张家红的电话,就去了一个小会客间。大概十分钟后,张家红给秦方远打电话过来:“预付金100万。”
秦方远说:“这个条款很苛刻,一旦双方不发生并购行为,那100万就归对方所有,我们要损失100万。”
张家红信心满怀地给秦方远打气:“不会有问题的,这100万预付金的事情我来承担责任。”
刚挂断张家红的电话,杨总进来了:“你们张总只同意100万,那就按照张总的意见办吧!”
现场办公。秦方远把意向协议传真给总部的法务经理,法务经理看过后,没有指出哪些需要修改,就传真签署了。
秦方远提出,近两天公司就要委派审计和法务的中介机构来进行尽职调查。
2.尽职调查:要规范,还是要时间
在申请中介机构的问题上,张家红和秦方远发生了争执。秦方远坚决要请审计和法务中介进场,张家红却不同意,她的理由有两个:一是中介尽职调查的时间太长,夜长梦多,从节约时间成本的角度讲,这个项目越快结束越好;二是力量传媒也做了基本调查吧,可以用他们的资料。
在僵持过程中,秦方远感到非常无奈,直觉告诉他,这样做非常不符合规范。虽然之前的几个项目没有做尽职调查,但那也就是几百万元的事情,这个涉及5000万元的项目,怎么能不做尽职调查呢?
根据签署的投资协议,超过500万元的投资必须得到董事会批准,投资方董事有一票否决权。秦方远想通过董事会理性的声音来干预张家红的一意孤行,这样对公司、对股东,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张家红也许揣摩到了秦方远的心理,说:“你只管执行,任何投资行为都会有风险。现在是什么时候?时机不等人啊!董事会方面我会去说服他们。我只要一个字:快!”
张家红最终没有聘请中介机构,而是派了法务经理赵宇和财务部胡冬妹及其同事一共三个人赶过来,而且限定了期限。
秦方远只好安排抽样调查,主要是调查三个方面:一是媒体资源是否有对方提供的那么多,查证数据的真实性,还有合同期限。二是抽查对方媒体资源在什么地域、什么楼盘,五星级和三星级不一样,这决定着消费的对象和能力不一样。越高档的地方价值越高,合同也越难啃。三是抽查对方客户满意度,是否真实投放,是否对投放满意,是否有继续投放的意愿。
法务经理赵宇说,秦总真是行家!招招打到对方的七寸上。
3.在资本市场,你骗别人,别人也会骗你
秦方远在深圳期间,于岩也飞过来了,她
喜欢对赌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