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方远记得刚回国时就听到做投资的同学说过这个项目,还记得在给铭记传媒的同事们分析公司商业模式的时候,石文庆还以这家企业举例。在家用医疗器械领域,有名的企业有两家,一家是康复之家,已经获得两轮融资;另外一家就是广州这家,由于对融资一直兴趣不浓,在资本市场眼里,一直蒙着神秘的面纱。
这次,于岩所在的基金通过朋友的关系联系上了器械公司老板,同意见一见。秦方远陪同于岩一起过去的。
公司在广州琶洲新广交会中心的保利世贸大厦购买了一层办公楼,应该花了上亿元吧。公司的老板潘总果真年轻、儒雅、文静,不愧为大学老师出身,考虑问题周到全面:“不是不愿意融资上市,我们必须考虑清楚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发展,那样我们才可以启动融资。说实话,之前我是没有看清楚未来,人家说要看五年,那时我最多只看到三年。”
在偌大的办公室里,陈设比较简单,办公桌的后背柜里装着各类书籍,这跟老板的兴趣爱好有关。潘总属于中国比较早期的大学生创业,与辍学创业的大学生不同,他在创业期间一直坚持读到博士,毕业后留在大学教书,但公司一直经营得有声有色。
潘总26岁时就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还是这家公司的第二大股东:“这段经历给我的人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就是在资本市场上,如果你欺骗别人,别人也会欺骗你。就像时下众多粉饰财务报表上市的公司,只图成功ipo一时之快,接下来来自股民股东的盈利压力是相当巨大的,我目睹了**不少上市公司由于业绩难以为继而黯然退市的惨景,这让我变得更为慎重。”
秦方远问:“目前公司方的股权结构是什么状况?”
潘总挺坦诚:“我们是个家族企业,只有两个股东,我个人是绝对的大股东。实话实说,我曾经是想学欧美,做成百年家族私人企业的。毫不隐讳地说,之前确实没有强烈的意愿要做成公众公司。之所以现在有这方面的考虑,也有公司法人治理方面的考量:一是股权不能过于集中,要做大做强,需要借助他人的智慧,引进外部的力量,以使决策更科学;二是要做公众公司,不做家族企业,目前的市场环境和机会,做前者比后者更好。”
听了潘总的一番话,秦方远和于岩相视一笑。按照华尔街的标准,这样的公司、这样的创业者,才是他们需要找的。
相谈甚欢,大家的兴致都上来了。
于岩说:“借助资本力量会发展得更快,有头脑的人会充分使唤资本,成为资本的主人;没有头脑的人只会被资本使唤,成为资本的奴隶。我相信,您属于第一类人。”
潘总微微一笑:“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如果只是为了上市,未来两三年上市是没有问题的。我现在更关心的是,如何带领我的团队,抓住中国养老产业即将到来的这波黄金潮。
“对这个行业趋势,我认为自己看清楚了。首先,人口老龄化催生了一个持续50年高速增长的产业,这个产业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最重要的商业机会。市场需求在迅速扩大,而且很多商品是刚性需求。其次,连续多年的人均收入高速增长解决了购买力问题,尤其在一、二线城市,很多地区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万美元。按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达到这个数字的地区家用医疗器械的购买量会持续快速增长。最后,国民的健康意识在不断强化,解决了买不买的意愿问题。中国的家用医疗器械市场还将经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到那个时候,最迟到2030年,中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的规模,我们肯定地估计,将是以万亿计的市场规模。”
潘总陪着他们参观了公司的工厂。两个生产基地位于广州市工业园区,面积约3万平方米,严格按照gmp要求进行管理。
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显示,准备用2~3年的时间做好公司的整体提升,每年以130~145的速度推进销售增长;将在未来1~2年内,转型成为社区家庭健康服务商,借助电子商务、无线传输、云管理平台等最新互联网技术,整合医院、专家、互联网、云计算、医疗器械等综合资源,构建“专业医疗服务机构(专家)—顾客—基于无线侦测诊疗的医疗器械”的立体健康管理系统,在综合健康服务行业占据先机。
于岩笑着对秦方远说:“其实我们基金更适合投这类企业。”言外之意是投家用医疗器械比投铭记传媒更适合。秦方远听了比较尴尬,不知道这是玩笑话还是认真的,毕竟秦方远是铭记传媒融资的主导者。
从公司出来,于岩说:“这是我在中国看到的为数不多的靠谱儿企业,这个项目将是个bette
deal(更好的交易)。”
晚上,秦方远和于岩回到深圳。亲热过后,于岩说:“o
,在中国做事,我感觉好累啊!”
秦方远奇怪,白天于岩的情绪还不错,尤其是白天看了项目后,兴奋劲一直延续到晚上,怎么一转眼就情绪低落了呢?
秦方远问发生什么事情了,于岩回答说具体
喜欢对赌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