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轶事

首页 >> 都市小说 >> 蜀山轶事(章节目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shudai.cc/286594/

第二十一章 四大名点(1/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元宵节过去,过年的味道基本就算告一段落。

蜀山脚下的千年古城,其实有着很多传统美食。

合肥生产的麻饼、烘糕、寸金、白切统称为合肥四大名点,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历来被人们用作待客和馈赠的礼品。

四大名点之一的麻饼形如月饼,表面金黄,圆边浅黄,表皮芝麻颗粒饱满,分布均匀,食之饼子皮松软香甜,内馅甜而不腻,具有橘、梅等果料风味。

因为工艺独特,便于储藏。早年间合肥的老人们会把麻饼放在铁桶内,然后放到吊在家中房梁上的一个篮子里。逢年过节,有小孩来家玩,老人家们就会用叉子挑下篮子,取出麻饼给孩子们吃。这基本是六七十年代合肥人一代人的童年记忆。

说起麻饼,又与合肥的几个人物和故事有关。

传说元末,朱元璋起兵反元,合肥人张德胜,也是朱元璋的水师将领,奉命带水师至裕溪口时,立即派人到合肥定做一种大“金钱饼”,用于犒劳麾下将士。

麻饼酥甜可味,水师将士们吃了家乡特制的饼,士气大振,乘胜夺取了采石天险。特制的这种大的“金钱饼”,就是麻饼。张德胜死后,被追封为蔡国公,故又称“蔡国公饼”。

到了清代,李鸿章官府主事,刘东山回合肥开杂货店,店名叫刘东泰,把“得胜饼”改制为麻饼,在选料和做工上特别讲究,门市现做并且限购,一时名声大振。

同时将十个麻饼包成一筒,贴上“合肥刘东泰大麻饼”,红纸金字标签,在春节前送八百筒给李鸿章,李中堂尝后认为“风味俱佳,堪与苏点媲美”,便将麻饼分送给大臣。从此,刘东泰麻饼名扬全国,特别在皖南一带,更是风靡一时。

抗日战争期间,在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四军军部作战科长李志高,与第二支队参谋长谢忠良,边打边撤,沿途不断收拢和营救被打散的新四军干部战士,渐渐聚集起了七八十人的队伍,一路向北厮杀突围。

一日激战路上,部队匆忙突围后无意中闯入一深山古刹,方丈闻听是新四军,热情相待。寺内粮食不多,但每餐方丈都会给战士们一块圆饼,又甜又抗饿。

李志高询问饼的名字,方丈告知李志高,这叫麻饼。

相处数日,两人惺惺相惜,竟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李志高这才得知方丈早年间毕业于保定军校,还曾是皖系一个旅长,段祺瑞手下一员悍将。因不满军阀腐败,民不聊生,早年多受排挤。加之受政敌陷害,竟于家中遭人刺杀,好在卫士忠勇,以命相救,这才侥幸逃脱性命。从此心灰意冷,看破红尘,在皖南好友安排下来了这古庙,常年与青灯古佛相伴。

一日一日过去,或许是慑于方丈早年威名,附近的民团倒也不敢来此搜山打扰。

数月后,李志高他们在方丈帮助下,北渡过江到无为县,与曾希圣的第七师会合。李志高担任七师参谋长,谢忠良则担任七师55团团长。麻饼,也成了幸存将士的记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四大名点还可以在合肥三孝口附近的老字号张顺兴买到,但随着岁月变迁,自从90年代以后直到本世纪之初,大约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所致,又加上长江路经历了几次改造,张顺兴这块百年老匾也随之消逝在人们的视野中,而四大名点也渐渐淡出了合肥人的视线。

大约去年吧,适逢一次会议在微微食品厂召开。会议休息期间端上的,竟是久已不见的麻饼,一口下去,竟找到了童年的味道。

非常好奇还有做四大名点坚持到现在的,微微食品厂陆总笑着介绍,其实这个麻饼工艺已经做了很多改良了,比如增加了年轻人喜欢的元素,为了照顾老人口感减掉了冰糖,用其他食材取代等等,这样才能做到更大范围满足各类顾客口味,大家频频点头称赞。

记忆,继承,创新,延续,亘古不变的真理。

喜欢蜀山轶事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第二十一章 四大名点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 元素 神庭玉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 超人的赛亚人弟弟 总裁的心尖暖妻 斗破苍穹 星环使命 弃妇重生豪门:千金崛起 女校
经典收藏 蛇术士 斗罗:我为了比比东硬刚千道流 魏晋干饭人 生死帝尊 鹰视狼顾 大明之我是朱祁镇 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逆天太子爷 战神爹爹:团宠王妃三岁半 穿越到明朝当举人
最近更新 网游之末日黄昏 冥界之花冥冥 亚炎纪 你这该死的温柔 女神的无双高手 因为爱你而疼 梦回千转 煅魂:风流邪帝犯桃花 直播:女神家的哈士奇天秀 道白道兮泊月
蜀山轶事 张不伦 - 蜀山轶事 全文阅读 - 蜀山轶事 txt下载 - 蜀山轶事 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