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交困的太皇太后,慑于元军泰山压顶般的武力威胁,最后与右丞相陈宜中商定,走议和乞。info她先派柳岳等三人前往伯颜的营中,主动提出称侄孙并纳币的屈辱条件,请求元朝罢兵议和,当场遭到伯颜的拒绝。
继而又派监察御史刘观杰再去伯颜营中奉表称臣,许诺每年进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幻想用此沉重代价换取南宋朝廷残存一隅。伯颜对此退让非但不应许,反要南宋丞相亲自出面请降。消息传回临安,陈宜中唯恐被元军拘留北送大都,连夜逃往温州,使得南宋违约。伯颜大怒,命令元军进驻临安城郊三十里处的皋亭山,以示警告。
太皇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人马,与伯颜议和,但是文天祥却被伯颜所扣留。太皇太后无奈,她用小皇帝赵显的名义向元百拜奉表,自动削去帝号,改称为国主,派监察御史杨应奎带着宋朝传国玉玺三去伯颜营中,拱手送上尚存的全部河山,宣告南宋偏安江南局面的彻底结束。
在元军进驻临安之前,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匆匆忙忙进封吉王赵昰为益王,令他管福州;同时进封信王赵昺为广王,令他管泉州,二王在临安即将陷落之时,由驸马都尉杨镇等人护卫,逃出了京师,经婺州来到温州。想要对宋室斩草除根的伯颜获悉之后,派兵去追赶,没有结果而还。
临安沦陷后,南宋有一些不甘忍辱就范的文臣武将,得知益王、广王抵达温州,都怀着东山再起的心情前去投奔,陆秀夫就是在这时候辗转来到温州的。随后张世杰率领的一支水军也扬帆赶到,陈宜中出逃带来的船队,恰好又停泊在温州附近的清澳。
于是昔日宋室的这批重臣,如今又聚集在二王的麾下。陆秀夫和陈宜中、张世杰等人经过磋商,一致主张重建朝廷,再造乾坤。接着便在温州江心寺拥立益王为天下兵马元帅,广王为副元帅,同时发布檄文,昭示各地忠臣义士紧急勤王,光复旧国。正在这时,已经成为伯颜阶下囚的太皇太后,委派两名宦官带领百余兵丁前来温州,准备迎接二王回归临安投降元朝。陆秀夫等人不愿归还,扶持二王出海来到福州。
益王在福州正式称帝,改元景炎,是为端宗。同时晋封广王为卫王,并组成以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为首的行朝内阁,重整旗鼓,中兴朝政。福州政权的建立对南宋王朝来说,是复兴的希望,但是希望又十分的渺茫,朝廷当中,虽然有像陆秀夫这样的忠心耿耿、竭尽全力试图力挽狂澜的大臣,但更多的却是像陈宜中那样的无德无能之辈。
当时福州政权被人们称为海上行朝,只不过是流亡政府而已,建立之初臣僚之间尚能同心协力,但是很快就发生矛盾。外戚杨亮节以国舅自傲,居中秉权,张世杰与陈宜中议论不合;文天祥也因为与陈宜中意见不合,被排挤出朝廷;苏列义受压制,郁郁不得志;而陆秀夫更是有志难伸,处处受到陈宜中的排挤。
起初陈宜中认为陆秀夫久在兵间,知道军务,对他十分的看中,但是不久陆秀夫与陈宜中意见发生了分歧,陈宜中指使谏官弹劾陆秀夫,并将他免职。张世杰知道了,非常的不满,他就对陈宜中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你动不动就罢免人吗?”不得已陈宜中又召回陆秀夫,但是由此可见益王的流亡政府已经不可能再有什么大的作为了。
元军进攻福州,张世杰等人率领十七万官军和三十万民兵,护送端宗及卫王登船入海,驶向泉州。当时泉州权势最大的是阿拉伯籍富商蒲寿庚,此人寄居在中国多年,还取得了宋朝市舶使的官职,掌管检查出入港口的外商船舶,征收关税,收购朝廷专卖品和管理外商等项事务,他控制大量的海船,独霸当地海上贸易。
端宗一行人在泉州停泊后,张世杰急于扩充皇室的实力,下令强取蒲寿庚的海船和资产,因而激怒了蓄谋降元的蒲寿庚,使他加快了反宋的步伐。因为行朝无力与他纠缠,只好离开泉州,取道潮州去惠州的甲子门,又转移到浅湾。
陆秀夫有时在朝会进行中,他会潸然泪下,用朝衣拭泪,衣服都沾满了泪水,左右大臣看了没有不悲痛的。但是宋朝还是一步一步走向灭亡,地方上虽有文天祥、李芾等人进行极其艰苦的抗元斗争,但由于势单力薄,大都无所作为。
元世祖忽必烈得知南宋海上朝廷还没有被剿灭,仍在福建、广东沿海出没,便急令塔出、李恒、吕师羹等率领步卒越过大庾岭,忙兀台、唆都、蒲寿庚、刘深等人率领舟师入海,双管齐下,南剿行朝。刘深攻浅湾,张世杰迎战不利,于是与陆秀夫护卫端宗去井澳,陈宜中见形势紧张,临难脱逃,远走占城。
十二月,飓风袭击井澳,雨骤涛狂,桅断船翻,士兵溺死过半。端宗及诸臣的座船虽然得以幸免,但也是险象丛生,致使端宗惊悸成疾。飓风过后,张世杰、陆秀夫等人忙于率领部队收拾残局,刘深乘隙指挥水师跟踪追击,行朝又被迫向珠江口外的谢女峡仓皇转移。
经历了百余日海上颠簸的行朝,终于找到一个有机会喘息的落脚点冈州,然而平地又起风波,十一岁的端宗突然在四月病死。这在一些官兵看来,是海上朝廷寿命已尽的不祥之兆,为了避免与行朝同归于尽,他们要求各自寻路求生。
就在这树倒猢狲散的严重关头,陆秀夫
喜欢不死贱男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