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了解到唐三彩是洛阳唐代发展时期的产物,同一时期的产物“泥咕咕”虽说兴起源头不在洛阳,但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自然而然会在城内的百姓手中流传。
浚县泥咕咕是中原地区原始鸟崇拜的物化形态,是农业文明与民俗文化的衍生品,其始于远古,兴于隋唐,其形体较小,大的不足20厘米,小的只有4至5厘米,因其尾部有两小孔,吹时发出“咕咕”的声音,泥咕咕的名称由此而来。
黎阳镇杨圯屯是浚县泥咕咕的主要产地,其主要作品有历史人物、戏曲人物、十二属相、小动物、飞禽、骑马人等。
泥咕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五帝时代,那时的人们就开始用泥塑型,这基本可以看作是浚县泥咕咕的最早起源,之后它在民间自发发展。
汉朝时期,浚县就已经有了专门制作泥咕咕的民间艺人,并开始了泥咕咕的陶化工艺技术(原始的制陶工艺在泥玩具中开始应用),在当时的画像石刻中也有类似的泥玩具形象出现。
南北朝时期为浚县庙会的形成时期,泥咕咕成为庙会中一种具有地方特色民间工艺美术品。
隋唐时期,在大窫山黎阳仓战役中,由于瓦岗军中劲卒良马多死,士卒疲病,徐茂功奉李密之命坚守黎阳仓,其部将杨玑扎寨黄河金堤(今杨玑屯一带),以收容疲病士卒,屯兵垦田,休养生息。
稼穑之余,士兵们与当地有泥塑技艺的民众一起挖取黄河胶泥,捏制泥人泥马,缅怀牺牲将士。在当时,浚县泥咕咕出现了大量隋唐人物造型和军事题材的作品。
宋代是中国瓷器艺术臻于成熟的时期,也是中国陶瓷发展的辉煌时期,在民间的宋瓷遗存中,出现了大量造型类似于浚县泥咕咕的玩具作品。
元明清之时,庙会规模不断扩大,泥咕咕借助浚县古庙会得到了传承与发展,成为了一种带有民间美术特性的商品。
浚县泥咕咕根据题材和种类划分为飞禽、走兽、人物、风物四个大类,有一百多个品种,各种题材的作品各具特色。
飞禽类作品除斑鸠、燕子外,还有公鸡、孔雀、凤凰、雁、鸳鸯等。小的在方寸之间,大的高达厘米,造型简练丰满、淳朴生动。
动物类作品不仅有狮子、猴、马、牛、狗、老虎,还有独角兽、麒麟等。造型手法简练,风格淳朴,生动传神。
人物类作品则粗犷淳朴,造型手法严谨,崇尚写实,在内容题材方面多为历史英雄人物像,或古典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拟人化的十二生肖等。艺人们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运用简练概括的表现手法,表现形式上“有密有疏”“有高有低”,有变化,有夸张,以小见大,注重形象特征以及人物神情、外貌的塑造。
民俗风情类作品则主要取材于豫北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民风民俗,在艺术形式上吸取汉代泥陶的营养,运用简练概括大写意的笔法,抓住人物形象特征,从而塑造出一组组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神情的顽童和农民形象,常见的作品有:《卖瓜》《理发》《赶集》《孩子王》《歌唱家》等。
浚县泥咕咕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两点:一是传神。浚县泥咕咕每件作品都表现出“略貌取神”的特点,不论禽鸟、动物、人物还是民俗风情,都具有灵性。浚县泥咕咕在捏制、着色上都突出表现传神之美。
二是随意。艺人们捏泥咕咕,多为即兴创作。浚县泥塑艺人善于以己度物,以自身的生命体验去体悟现实世界。在创作泥塑作品时,能把外部世界纳入到自己主观意念的秩序中,让客观对象服从自己的主观意志,重新组合构造。其间可以随意增添、删减,从不囿于现实实物的品格。在浚县泥玩具的造型中,物象原型、形式元素、内涵结构的处理,都呈现出艺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浚县泥咕咕大多通体为黑色,在用黄色胶泥捏塑好之后,就通体刷上黑色,在黑色底子上用白、红、蓝、黄色描绘纹样。它完全沿用了中国传统的五色观:黑为深色,白为明色,红与青(蓝)为艳色,黄为中和色。黑色为骨(主调),衬托其他色彩,鲜艳夺目而又不失和谐。
浚县泥咕咕的装饰大多用花草纹,所用花草纹的种类繁多,还可以再次组合,构成一个新的兽类面形。泥塑人物的面部刻画,则借鉴了传统木版年画和戏曲脸谱的表现形式,纹饰五彩缤纷,质朴奔放。
单从外形上看,泥咕咕好像和“淮阳的泥泥狗”没什么区别,都是黑色底调再绘制上彩色线条和符号。
制作时用的胚胎也都是黄河中的胶泥,这里的泥土比较细腻、柔软且粘性大,塑造性强,不易开裂,是做泥塑的上佳材料,当地人称黄胶泥。
但泥咕咕和“泥泥狗”不同的地方也有许多,比如“泥咕咕”是尾部有两个小孔,吹响可以听到咕咕的声音。
而“泥泥狗”的两孔则是头尾相连,吹出的声音类似于哨子声。
“泥咕咕”的起源于五帝,“泥泥狗”起源于女娲伏羲,本质上的意义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再来说“泥咕咕”和“泥泥狗”的工艺技术,之前我和师傅去淮阳的时候了解到“泥泥狗”的上色工艺是是用高粱杆不断蘸取颜料进行上色的。
传统的浚县“泥咕咕”其制作工具很简单,主要是塑型的竹筒和竹棍,制作者利用这些器具,经过和水、捶制等工序,将当地的黄
喜欢豫州朝歌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