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经济逐步走出低谷,成为新的稳定力量
欧盟正逐步走出债务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默克尔优势连任,有利于欧盟和欧洲央行政策的连续性,也有利于欧元区朝“欧元巩固”的方向发展。目前除欧洲火车头德国经济回升态势明显外,作为欧盟第三大经济体的意大利也在逐渐好转,英国经济表现积极,西班牙等南欧国家出现向好迹象,2013年三季度欧盟有望实现正增长。2014年将延续这一态势,并推动全球市场信心改善,但考虑到失业率高企、私人部门负债率偏高和结构调整缓慢,欧盟经济增速超过1的可能性仍较小。
日本经济刺激效应缩减,增速将有所回落
受非常规宽松货币政策、刺激性财政政策的支撑,以及汇率大幅贬值效应,2013年日本经济逐步走出通缩,预计全年gdp增长2.6左右。但三大支柱中的结构性改革难以短期见效,加上2014年4月消费税率由5提高到8,对消费增长形成抑制,“安倍经济学”的短期效应缩减。即便日本政府采取相应的财政刺激,以抵消其影响,但能源、资源进口成本上升、物价和长期利率上涨、政府债务压力增加、奥运经济的短期拉动作用尚小,2014年日本经济增速可能会下降到1.5左右,中日贸易难有明显改观。
新兴经济体相对减速格局仍将维持
美欧经济复苏,将拉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制成品出口国的经济增长,也有助于通过出口渠道促进我国经济企稳,从而带动大宗商品市场复苏,有利于资源出口国的经济增长。但由于潜在增长率相对下降的态势短期不会逆转,2014年发达经济体逐步回升、发展中国家相对减速的增长格局将维持不变。特别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影响、资本流动的冲击,以及通胀压力等,仍是新兴市场稳定发展的潜在风险因素。
内需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总体就业压力不突出,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左右。
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中,制造业占34,房地产占25,基础设施占21,其他服务业占14,农业和采矿业合计占6左右。从目前的态势看,2014年投资变动主要取决于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二者都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房地产区域格局日益分化,三四线城市供给已相对过剩;土地购置面积已经连续22个月负增长,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较低;部分城市库存较高,资金趋紧;保障房投资规模明显减缓,预计2014年房地产投资增速有可能下降至16左右。因融资平台负债率较高、税收收入下滑、土地收入增幅下降,地方政府投资能力不足;随着简政放权、放宽准入,民间资本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但短期替代作用有限。预计2014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将有所放缓。
受终端需求不振、产能过剩及利润偏低等因素影响,制造业投资增长总体趋稳,但结构上将继续分化。钢铁、化工、建材等重化工业峰值临近,投资增速将持续下降;医药、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等成长性产业,投资将实现高增长。服务业中,文化体育、商务服务、节能环保、批发零售等产业投资有望继续高增长。相对于传统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成长性行业支撑作用尚不足。在基准情景下,预计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略有下降。
消费增长保持基本稳定
2013年以来,居民收入增幅下降、企业效益不佳、结构性就业困难等是消费增长放缓的直接原因。同时,随着“三公”消费泡沫被挤出,高端餐饮娱乐场积极面向市场转型,大众网络消费蓬勃兴起,对消费增长趋稳提供了支撑。2014年商品房销售前景不容乐观,与住宅相关的装修、建材、家电、家具等消费将受抑制。电子商务、信息网络、小额贷款服务等持续完善,信息、文化、教育、健康、旅游等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消费结构逐步改善。预计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略有上升。
关于短期就业(下限)与物价水平(上限)
2014年gdp增长7可保障就业问题不恶化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新增劳动力总量压力已经明显减弱。15~60岁的劳动人口,在2012年已达到峰值。按照20~60岁的劳动人口计算,2014年全国净增劳动力也仅为183.5万,2017年后将负增长。因此,当前我国城市新增就业压力,主要不是来自城市新增人口,而主要来自农村转移人口。
过去五年,我国平均转移农村人口1680万。根据我们最近的测算,到2022年中国农村还有1.06亿人口(包括劳动力和其抚养人口)需要转移,平均每年转移人口约1100万,其中劳动力约为780万。按此测算,未来五年我国年均新增城市就业岗位860万,就可以满足农村人口转移和净新增劳动力的需求。
随着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的变化,gddp增长1个百分点需要的名义增加值约1500亿元,到2013年,增加到6000亿元,是前者的四倍。同时,产业结构也朝着有利于增加就业的方向转变。第二产业每亿元增加值吸纳就业量约为1058人,第三产业为1348人,后者超过前者约30。近十年来每个gdp增长百分点拉动新增就业数
喜欢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