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清流平日里虽然有些迂腐,但是这件事情上却一点也不迂腐,很通世务。当今少年天子,也颇为倾向朝中清流的建议。
大楚朝正在开疆扩土,巩固国力,同辽国征战并不是一件好事。就算是暂时忍过了这一桩也可以算作是权衡之道,在国力不够强横的时候同一个强大的对手开战,毕竟不算是好事。
只不过这件事情,却遭到了上官太师--上官虹的斥责。太师在早朝之时,当着当今圣上的面直斥朝中清流,将朝中众清流辩驳的体无完肤。
“军士忠于天子,为大楚朝开疆扩土,挥洒热血,以血肉之躯为大楚朝铸下不可摧之疆防。而今士卒之妻为蛮夷之臣所辱,杀之可也,军士何罪有之?但如今卑琐鼠辈,竟然欲以中原之国,面向蛮夷之人退而敬之,岂不是自污其身,自辱其名?大楚朝当如何落魄,竟然沦落至此境地?”
“军士为妻复仇,何罪之有?莫说军士本来无罪,即便有罪,自刎而死,又有何罪不能宽宥?若将其追罪,怎么对得起其在天之灵?又怎么对得起大楚朝守边军士?若真是做出了如此之举,只怕大楚朝百万雄师,尽皆心寒!”
这一番话掷地有声,当时便在朝堂上得了一众武将的喝彩。朝中文官清流在上官虹的戟指唾骂下,一个个狼狈不堪,没有半点言语能够应付。
朝中争斗倾轧便不用多说,平常民众也不会在意,只关心朝中的种种轶事,引为谈资。京中的士子倒是对这件事各有主张,一时间议论的热闹非凡。
不过不等京都中议论出来个章程,辽国之中便传来了消息。辽国国主对这件事情怒不可遏,直言要大楚朝给出一个交代来。即便是大楚朝有意将这件事情中的因由分辨清楚,辽国也视而不见,非要让大楚朝给出一点有诚意的“交代”。
辽国所要的交代,无非就是金帛、财物之类的“诚意”了。
这件事情一出来,上官太师立刻怒不可遏,在朝堂上痛斥辽国狼子野心。金帛财物之类对于大楚朝而言虽然并不算是什么大事情,但是此事一出,无异于大楚朝向辽国低头。
这件事情上,大楚朝本来没有什么错处,若是就此低头,真可堪称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
朝堂上又是一番争论,只不过这一次朝中清流的言语,再也抵不住上官太师的斥责。更要命的一点是,有许多的文官,在这件事情上也开始偏向于上官太师。
不管朝中是怎样的一番争论,有一件事情在众多的争议之后,终于尘埃落定。
冬天,大楚朝出兵辽国。
两国交战之事,已经就此确定。
辽国所在之地地处草原,寒冬之时正是水草缺乏,粮草不济的当口,趁着这个机会出兵辽国,便能够将辽国的这一项优势剥夺掉。
只不过这样一来,大楚朝远程奔袭作战,粮草供给方面也成了一个不小的问题。但是相比于其他的办法,这个办法的损失也相当之小,差不多将两国拉到了同一个水准。
这就好比是双方对弈,在开始对弈之前便将场面打成残局,双方都没有优势的情况下,反而是最为公平的方法。
十月中,朝廷议战。
十一月初,大楚朝兴兵,领军者不是旁人,正是最为激烈的主战者,上官虹上官太师。
太师之职本是文官之首,但是本朝太师上官虹却是一名真真正正的武将,兵法武略无一不精,只不过后来担任太师重任之后,才不再亲自率兵。
这一次,上官太师也是激愤于辽国气势汹汹,才有了这亲自率兵的举动。不过国家大任空落一旁,这也不是儿戏之事,天子毕竟年少,还是需要臣子辅佐的。
所幸朝中有太傅钟秀夫,乃是遵从圣人教化的一代大儒,不仅通达经卷,对政事也颇有心得。在这关头上,便是太傅钟秀夫暂代太师职责,协同天子处理朝中政务。
看在民众眼中,这件事情中间并没有什么问题,但那也只是在平民眼中而已。
这些事情连起来,放在朝中官员眼中,便又是另一番景象。上官太师同少年天子不和这件事情,在朝野中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而这数年来上官太师把持朝政,真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有些地方,甚至拥有着当今天子都不能出其右的权利和威信。
现在这一桩事情做出来,可真是让众人都捉摸不透了。上官太师现在这情形,完全便就是被架空了的模样。虽说现在只不过是太傅临时担任太师之职,但是明眼人心中都清楚,太傅乃是少年天子派系中的领头人物,这件事情真的就会这么善罢甘休?只怕等到上官太师回京之后,少年天子也另有说法,让太傅继续担任太师之职。
若无意外,在太师出征的这段时间内,应该就是少年天子对原本太师派系的官员的清洗行动了。即便是日后等到太师回京,到时候他在朝中上上下下的关系,只怕早就被清扫一空了。
只剩下一个空壳子的太师,那还算是什么太师,到时候可就真是少年天子砧板上的鱼肉,只能
喜欢天下经纶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