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判定标准:革兰阳性、两端平整、竹节状成双或呈短链排列,有荚膜的粗大杆菌,或荚膜肿胀试验阳性,串珠试验阳性,重碳酸盐毒力试验出现m型菌落可作出诊断。
(6)炭疽杆菌的检验必须由专业从事炭疽杆菌检验的工作人员进行。
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
蜡样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尘埃、淀粉制品、乳及乳制品中,可引起食物中毒,并可致败血症。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有两种类型:腹泻型和呕吐型。多见于夏秋季,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有米饭、乳类、禽畜肉类、水果汁饮料等,中毒食物大多无**变质现象。
1.腹泻型:由不耐热的肠毒素引起,胃肠炎症状,潜伏期平均为10~12h.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偶有呕吐和发热,病程一般为1~2d。
2.呕吐型:由耐热的肠毒索引起,于进餐后1~6h发病,患者都有恶心和呕吐,仅部分有腹泻,病程平均不超过loh。
1.标本采集:采取可疑食物或收集腹泻粪便和呕吐物进行检验。除作分离培养外,细菌计数对本菌所致食物中毒有诊断价值,因暴露于空气中的食品均在一定程度上受本菌污染。
2.检验方法:
(1)涂片镜检:将采集的标本用无菌生理盐水制成菌悬液,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2)活菌计数:将采集的标本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成lo^-1~10^-3。1涂布法:取各稀释液o.lml分别接种于卵黄琼脂平板上,用l形玻棒涂布均匀,置35c孵育12h,本菌在该平板上产生蜡样光泽,易于识别。2倾注平板法:取各稀释液o.l~50c的营养琼蜡适量倾入并立即混匀,冷凝后置35c培养24~48h,每个稀释度平行作两个平皿。计数时选择菌落数在30~300个之间的平板计数。一般认为蜡样芽孢杆菌10^5个/g或10^5个/ml时,即有发生食物中毒的可能。
(3)分离培养: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即可生长。血平板上形成明显的β溶血环,菌落似毛玻璃状。
(4)鉴定:根据形态、染色、生化反应等作出初步鉴定,之后可作血清学和噬菌体分型。
(5)药敏:本菌对氯霉索、红霉素和庆大霉素敏感,对青霉素、磺胺类和呋喃类耐药。
奴卡菌属( nocardia)
本菌属有9个菌种,引发人类奴卡菌病的主要为星形奴卡菌(n.aeroides)、巴西奴卡菌(n.brasiliena).我国以星形奴卡菌为主。它们是一类机会致病菌,其感染常发生于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哮喘、支气管扩张、结核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血色素沉着症、溃疡性结肠炎、酒精中毒、肝硬化、皮质类固醇治疗、接受肾和心脏移植的病人。本菌主要通过呼吸道引起原发性、化脓性肺部感染,可出现类似结核的症状,并可经血液播散,到达机体任何器官。奴卡氏菌病的病人大约有1/3患转移性脑脓肿,病人有头痛、癫痫发作、病灶神经缺陷或其他神经异常,但是血液和脑脊液培养总不能证实本菌的存在。有些患者痰培养奴卡菌阳性,但没有奴卡氏菌病的临床证据,星形奴卡菌可能是呼吸道的正常菌群,因此分离物存在的意义有赖于临床诊断。巴西奴卡菌常引起皮下感染,经常累及的部位是足部和腿部,故称足分枝菌病( a),本病常发生在南美洲、拉丁美洲,墨西哥也有发生。
1.压片检查:将组织或渗出液等标本置于玻片上革兰染色镜检,可发现菊花状物,但末端不膨大,革兰阳性,抗酸弱阳性。本菌在脑脊液、脓胸穿刺液及痰中不形成菊花状物。
2.培养:接种沙氏培养基、血平板均可生长,不同种类可产生不同的色素。
3.鉴定:培养24~48h出现小菌落,粗颗粒样,表面干燥,涂片染色为革兰阳性纤细分枝菌丝,具弱抗酸性,可初步确定。星形奴卡菌45c可生长,与其他奴卡菌可鉴别。
4.药敏:首选青霉素,然后为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和磺胺。
分枝杆菌属(terium)
本菌属归属于放线菌科。已发现的分枝杆菌有100多种,广泛分布于土壤、水、人体和动物体内,主要引起肺部病变,尚可引起全身其他部位的病变,常见的有淋巴结炎、皮肤软组织和骨骼系统感染,对严重细胞免疫抑制者还可引起血源性播散。临床将分枝杆菌分为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麻风杆菌及腐物寄生性分枝杆菌(无致病性):
1.结核分枝杆菌:是人类分枝杆菌病最主要的病原体,因其胞壁含有大量脂质成分,抵抗力强、能耐低温、耐干燥,在干燥的痰中可存活6~8个月,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痰液的尘埃可保持8~lod的传染性。该菌对湿热敏感,60c半小时、80c以上5min以内可死亡在煮沸条件下可完全杀菌,所以对于痰液污染物可通过焚烧灭菌。
另外,结核分枝杆菌对紫外线抵抗力差,日光直射4h即
喜欢检验与临床医护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