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玄不由得大为来气,赵询摆明了就是想在吴清嫣面前涮自己的面子,看来就算自己百般退让也休想让他满意。
赵玄干咳了两声,坐直了身体。虽然别人都知道他只是做做样子,但仍是投给他好奇的目光,人人都在怀疑,这位从来不沾诗书的晋王会谈什么诗书。
“我的出发点与堂兄不太一样,所关注的方面也不一样,所以我所注意的诗歌与堂兄可能有较大的出入。”赵玄从自己丰富的历史知识中终于找到可以勉强使用的例子,虽说不认为这些人能够理解其中的意义,但仍不得不用上,至少可以为自己挽回一点面子。毕竟在这个社会,不读诗书的人一向被人看不起,要知道连岳飞这等大将还写下了传颂千古的《满江红》,可知连武将也是精通诗书的。
十几人中,只有吴清嫣的眼中爆发了一抹异采,上一次赵玄所说的以法治国还是给她留下了一定的印象。“晋王爷能否将自己在诗歌上的所得讲出,也让我等瞻仰?”
赵玄又干咳了两声,颇有羞意的将一首诗抛出,“姑妇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噪噪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
在座所有懂点诗的人都皱起了眉头,这只是一首农诗,虽然不知道作诗者是谁,但料来不是什么有名的人。这首诗是范成大的《缫丝行》,作诗者确实不如苏轼那般的有名,诗本身也没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赵询的嘴解嘲笑性的翘到了空中,“堂弟,不知道这首诗有何玄妙,还望讲解。”
吴清嫣也轻蹙着那美妙的蛾眉,不解的目光定定的笼罩在赵玄的身上,在她看来这首诗要文采没文采,要诗意没诗意,就算是想探讨生活的意义却也没有深入。这首诗仅仅就是讲述了民间生活的一般情形。这种诗在后代的历史研究者眼里自然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对宋代的生活情形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当时的人来说,却是没有丝毫的意义。
赵玄泰然自若的道:“我说过我与大家的出发点可能不同,我看重之首诗只在于它说了一个事实。”
“什么事实?”吴清嫣紧问了一声。赵玄的回答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身后两位大将差点绝倒。他说的是,“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在农村,养蚕业与纺织业已经开始脱离。”诗的最后一句已经表明,农村中原来的纺织户已经分离成两个产业,养蚕的不再涉足纺织,自有另外的专业人员进行纺织。
在中国古代乡村经济中,农业与副业的分工,往往只存在于个体生产单位的内部——如家庭内部的男耕女织之类。农力以耕织结合而自给的经济形态,在宋代仍很普遍。以两浙路的太湖东岸为例,即使它的农业十分发达、商业也异常繁荣,在淳熙年间亦颇多“昼出耕耘夜绩麻”之家。事实上,从整个产业链条来看,耕种与纺织并没有完全脱离。
但是,在宋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分离倾向,已经普遍的出现,而且,这种分离倾向越到南宋后期也就越明显。有些分工的精细,甚至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以纺织为例,有专门种植桑树的桑圃户,有专门养蚕的饲蚕户,有专门抽丝的缫丝户,最后则是专门纺织的织户,这些都是由最初的耕织户演化而来,分工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平静,屋里只是难耐的平静,众人面面相觑,没有一人说话。赵玄的出发点还真是独特,没有一个人是与他有着同样出发点的。但不久,众人就爆发了一阵大笑,在他们看来,这种出发点实在是无用之极,对于治国、平天下、陶冶情操等毫无用处。
吴清嫣也随众人轻笑了起来,只是笑了两声就看到赵玄怡然自得,毫无羞愧之处,笑声不由得停了下来,将赵玄的话细细咀嚼了一遍,又联系前几天赵玄之语,顿觉得其中似有某种联系,一时沉思起来。
第二个停止大笑的是吴清嫣一直关注的才子章元炎,他是看到吴清嫣陷入沉思才停下的,“吴小姐,可是觉得其中别有奥妙?其实这首诗我也听说过,只是没有想到晋王爷的观点。不过我更关注的是另一首诗,‘昨日入城去,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章元炎的声音很清朗,穿透了众人的笑声,在大家的耳际响起。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了吴清嫣,见她若有所思,笑声不由得一收,心中大讶,难道这首诗还真有另有其妙不成?他们可没有这种认识,在他们的经验与学识里,这些东西是没有用的。
听了章元炎的话,吴清嫣眸中神采一闪,暗叹果然不愧为才子,赏诗之余仍能关注天下黎民的疾苦。“是啊,织绢者却终生不得穿绢,……只是,不知道晋王爷认为养蚕的农户与织户分离,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先是赞成章元炎的话,但马上又拉回到赵玄的身上,看来吴清嫣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
赵玄突然觉得心情很好,在芸芸众生之中,大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这奇特的感觉支配了他的身心,不免令他有一种神采飞扬的感觉。吴清嫣也正是看到了这种神采,才会觉得赵玄此话之中另有奥妙。
赵玄嘴角微微上翘,“章先生看到了世间的不公,而这不公,本来是可以由分工来解决的。分工意味着生产力的提高,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时间内,我们可以生
喜欢十三世纪——希望与转折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