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君一法决狐疑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等献公抄小路赶回都城时,所有的叛乱分子都已经伏诛。太子的府邸早着起了大火,由于实行了戒严,除了百十名士兵外,没有人敢出来救火。献公只是站在远处望了望往来奔忙的人群,掉转车头直冲王宫去了。
在两行甲士的护卫下,献公一面快步走向大殿,一面听从着姬服的汇报。
“那逆子呢?”
“太子死于乱军之中。”
“尸首呢?”
“尸首停在偏殿。”
“是何人所杀,所受何伤,伤在何处。”献公一连串问了三个问题。
“被孟将军所杀,所受的是箭伤,直中咽喉,穿项而死。”
献公停住脚步确认道:“后背无伤?”
“没有。”
“好,不愧是我秦国太子!”献公的感叹让姬服吃了一惊。
“其它党羽呢?”
“随从乱党现以伏诛。除了太子的门客就是牢中的犯人。”姬服回答的语气变得坚毅起来。
“我是问朝中的乱党是否已经抓起来了?”献公没有发现姬服语气的变化。
“朝中没有乱党,当晚臣宣布城中戒严,没有大臣追随太子谋反······”
“你说什么!”献公猛地停住脚步,恶狠狠地看着姬服。当初在军中他不彻查是无奈,现在他放弃唾手可得的宜阳急急忙忙地赶回来,得到的竟然是这个答案。
“朝中没有大臣谋反,太子的两位师傅自认难辞其咎,现以自缚于宫外,等候大王发落。”姬服目光坚定,语气坚决。
“太子府邸的大火是怎么回事?”献公停下脚步仔细打量着姬服。
“是太子妃见劝阻不住,举火*了。”
“孟将军呢?”
“孟将军在指挥救火。”
献公突然仰天大笑:“好你个姬服,孟明,以为这样做就瞒的过我?你以为,这样朕就无从查起?”
“臣不敢。”姬服跪到了在地上,“臣以为,群臣为国计,为个人计,攀附太子皆是人之常情。陛下切不可以雷霆之怒,追查此事,所谓,人清无途,水清无鱼,群臣皆国之栋梁,杀之恐于国无益。况且,纵使太子谋反,以常理度之,定然是筹于密室而不会谋于国臣,纵是群臣有失检点之处,也断无谋反之心,望大王三思。”
献公沉默了良久,显然是在考虑着姬服的话。“这事交给公子渠梁和公子稷共同办理好了。”献公挥手制止了姬服要说的话,“传令,让太子的两位师傅进宫见朕,命公子稷押解俘虏进京,准备献俘仪式。你去换了衣服,然后进宫,我还有事问你。”秦王最后扔下这么一句话,头也不回的走开了。
姬服见献公如此安排,心中已经明白了八九分,两位公子共同办理,显然,献公显然是想借两位公子之手彻底肃清朝中太子余党,并且借这个机会选择秦国储君。但只怕是朝中又要开始一场争斗。
回到后宫,几名侍女伺候献公洗梳更衣。晚餐是一条鱼和一份狗肉羹,作料是一份梅酱,一份盐,放在黑地红里的漆盘里。献公只尝了一口梅酱就懒得动箸了,看着死鱼翻白的眼睛他几乎反胃,于是献公挥了挥手吩咐人将饭菜撤下去。
自从去了高硕,献公几乎就没吃过一回顺心的饭。看着几个低眉顺眼的宫女献公就觉得烦。
“去,看看姬大夫怎么还没来。”献公吩咐。
“估计还是太子谋逆的事。”姬服心里想,反正现在太子府邸已经变成了废墟,所有的书简都被回禄收了去,就算秦王要查也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证据。这件事算起来还是老将军孟明的注意,“秦国可以打败仗,但是不能兴大狱。”老头子话说的粗俗但是道理很实在,“死几个男人,婆娘们很快就能生出来,死了大臣,秦国百年不得翻身。”姬服知道,他说的是当年穆公的事情,他命令朝中五位大臣陪葬,弄的天下耻笑,近一百年没有人投奔秦国,到现在,在山东各国看来秦国还是夷狄之邦。他一边在马车上巅着,一面想好了自己要说的话,估计能对上个八九不离十。
硕大的偏殿里就献公和姬服两个人,条几上放着狗肉和酒,一字蹲开的八个大火盆烤得人前胸滚烫,后背冰凉。
自从太子谋逆之后,献公身上好象少了以往的霸气,一头花白的头发,和当初进军王城时已经判若两人,前些日子,还有魏军和韩军的事情顶着,献公也没功夫发愁,现在,大敌已去,看着秦国的锦绣江山,献公开始变得忧心重重。尤其是最近连续几天食不甘味,夜不能寐,连眼袋也出来了。“大夫先前所言天帝陵替,人主变易,我秦国地方千里,富甲诸国,终不甘久居西陲,早晚要一扫六合,囊括八荒,只是不知道如何才能蒙上天垂眷?朕想效当年周穆王西聘于昆仑,为我大秦谋一个万世江山啊!”
长子刚刚死去,朝中的风云又要再起。换作别人,恐怕早就没有心思考虑什么万世基业的问题了。而秦王不然,几十年的风霜雨雪,几十年的励精图治,让他有了一颗坚毅的心,使他能穿透迷雾始终把握住自己前进的方向。献公的问题再一次引起了姬服的感叹。这样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或许是支撑着这个老人的唯一动力了。
“臣以为,天道酬勤,如今天帝陵替,四野六族万方神灵,莫不蠢蠢欲动,齐国告庙于八神主,楚国祭祀于东皇太一,此等神灵皆血食一方。然秦与昆仑相隔千
喜欢管城子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