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拥挤混乱的街闾不同,硕大的宫殿里空无一人,显王依旧身着朝服坐于灯下。耻辱,羞愧,悲伤和无以复加的孤独撕咬着他的心。长久来为着支持摇摇欲倒的江山,他左支右绌,不光想着能使周避免灭亡,甚至还幻想能够中兴,他自己会成为“中兴之主”,因此他拼命挣扎,心力憔悴,原来白皙的两颊如今已显得苍白而憔悴,几道深深的鱼尾纹也刻上了眼角。
宫外,不知道是谁唱起了《黍离》,凄厉的歌声随着寒风飘荡在夜空。宫城上卫戍的国人在应和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一字字就象千均的巨锤,猛烈的打击着他脆弱的心。
显王望着侍立在一旁的大司寇:“秦军态势如何?”
“秦军已经抢收了王畿周围的粮食,看样子是要运回关中。”
“听说他们已经架好云梯?”
“臣以为,那不过是虚张声势,主要是怕我军趁机出城。不过为了预防万一,臣已经下令全城戒严,在城墙上树起了木墙。”
“韩国和魏国那里怎么样?有什么消息过来吗?”
“韩国已经出兵增援宜阳,魏国的军队也正赶往王畿到时候,魏攻于前,韩断路于后,秦军必败。”
“城中米粟还可以支持几天?”
“臣已经向城中的富户和商人借粟,勉力维持,尚可支撑十日。”
大司寇中行嗣对答如流,让显王心中有了几分宽慰。
“臣以为,此番秦军入寇实是韩国祸水东引之计,为绝日后之患,还请陛下正式册封韩、赵、魏为诸侯,命韩国守备王畿西境······”
“这以后再从长计议吧。”显王打断了司寇的话,他心里自有打算:韩国想以邻为壑,借机取事,朕偏不让他韩王得逞。便你韩国能祸水东引,我就不能?显王是铁了心不打算出兵了,任凭秦军为祸王畿,我就不相信,魏国能袖手旁观。
“只怕以后······”
“谁能打败秦军,谁就为三晋之长。”显王自有打算,所谓制人而不制于人,诱之以爵,不如诱之以利。若能以秦国引三晋相争,日后或许可以从中取利。吞并三晋重整大周,这才是显王最关心的事情,至于秦国,在显王看来,不过与当初犬戎仿佛。他相信,自己这番心思恐怕不是这些臣子可以了解的。
“臣告退。”看看显王并不听自己的劝谏,中行嗣自觉无话可说,行礼告退。
其实显王的心思他全明白,日前宗正大夫姬服就和自己评价过当今天子。自恃才高,根本就听不进臣下劝谏。他迟迟不正式册封三晋,谁都知道当今天子另有打算。如今想借秦国引三晋相争。他叹了口气,只怕是到头又是空欢喜一场。
送走大司寇以后,显王起身踱步到殿外,凄冷的秋风非但没有使他的心绪平静,反而更增添了他的愁绪。内侍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手里捧着狐裘,嗫嚅着:“大王,这······”显王并没有理他,只是望着被火光映红的秋夜,不停地喃喃自语:“天意亡周乎?”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能收敛起在臣下面前的自信和刚毅,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能真正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回答他的是更加悲惨凄厉的歌声。
丹陛下,九尊硕大的青铜大鼎象九尊巨兽,蹲踞在那里冷眼旁观着。显王抬起头来才能看到九鼎的腹部,巨大的狰狞的花纹仿佛要恶狠狠的扑面压下来。
“九鼎乃是社稷之根本。”
显王想起父亲临死前的叮咛,两只枯黄的手指死命的伸着,似乎要戳破重重的宫闱。“社稷之根本啊!”垂死的老人哀叹着,似乎心有不甘。抚mo着大鼎的显王惨然的笑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显王的思绪。一名内宦急匆匆地跑来,老远就跪下,声音里几乎是带着哭腔:“宗正大夫姬服连夜出城投奔秦军去了。”
显王觉得自己的身体晃了一晃。他强打住精神应道:“朕知道了。”
报信的内侍还跪在那里等着下文,身后的中门侍小声地提醒:“姬服背祖弃宗,请大王下令······”“朕知道了,你去办吧。”他厌恶地挥了挥手让众人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们都下去吧,朕要一个人静静。”
周之宗正,与其说是国臣,不如说是天子的家臣,掌管着天子的宗谱。虽然在这之前姬服几次劝谏自己没被采纳,但怎么也没想到这个时候他会弃国而去。“列祖列宗在上啊!”看着最后一个身影消失在黑暗中,他终于向着苍天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哀号。刚才好容易建立起来的一点信心全随着绝望的哭声烟消云散了。
*******************************
洛水岸边的秦军大营里,秦献公正和群臣秉烛夜谈。温暖的炭火,柔软的狐裘,让人忘记了所有的不快和疲惫。
“我听说周之九鼎乃大禹集天下方国精铜所铸,一鼎要九万人才能拖动,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说话的是秦国的大司马乞术。他一直坐在炭火和灯烛照不到的角落里,把瘦小的身体藏在狐裘之中,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九鼎自有夏以来一直就是王权的象征,不是臣下和诸侯可以动问的。想到秦军此次包围王畿姬服不由长叹,自王室东迁,诸侯屡次兴兵问鼎,看来天下真的要改朝换代了。
“先生因何发叹啊?”宜安候挥手禀退了帐中的侍女。
“周政虽失,周德未绝,天下
喜欢管城子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