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的一天,王衡到王叡那里有点事情,偶然遇到一个年方弱冠的青年,看上去气宇不凡,他手上拿着一些公文,看到王衡,向他行礼道:“衡公子!”
王衡向青年还了礼,青年显然有事,急匆匆的走了。
王衡没有见过这青年,觉得这人看上去像是一个人才,便随口问王叡:“阿父,此人姓甚名谁?”
王叡手上也有一些公文在批阅,他没有抬头,回答道:“此人名叫向朗。”
“向朗?”王衡讶道。
王叡听到王衡声音有异,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道:“正是,他是南郡宜城人,字巨达,才学不错,乃是崔琰察举的,如今是刘先的属吏。怎么,你听过他的名字?”
原来功曹崔琰这一年多来工作也是颇有成果,他在荆州察举了不少年轻士子,才学都很不错,而向朗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如今跟随簿曹刘先做事,算是州中的重点培养对象了。
王衡的声音也恢复了平静:“孩儿听说宜城向家乃是南郡大族,族中颇多人才,想来这向朗一定也是个不错的人才了。”
王叡这才释然,他点头道:“是啊,这个向朗才学不错,心性人品也好,将来必成大器。”
王衡的心中其实远不如他脸上表现的那么平静,向朗的名字他当然听说过,这可是日后的蜀汉重臣,文武全才,虽然比不上诸葛亮这样的超一流人才,可是也算得上一个难得的人才了,自己对他的生平不是很清楚,不知道他的籍贯和年龄,没想到崔琰把他给发掘出来了。
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意味着以后荆州的人才发掘渠道越来越广了,而不单单是凭着自己的记忆去一一引进了,说不定还能发掘到一些自己都没听过名字的人才呢。
王叡问道:“叔平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王衡行礼道:“阿父,林宾派人送来消息,长沙区星准备在今年秋收之后起事,时间也大致定了下来,在今年十月初,届时零陵和桂阳两郡也同时有人响应。”
区星要起事的事情自然也在几个月前告诉了王叡,这种事情不可能瞒住他的,王叡起先也准备先下手为强,可是后来被王衡劝住了,因为区星要起事的几个郡如今都不在王叡掌控之中,王叡想先下手为强都无从下手,弄不好反令几郡官员和朝廷生忌。
王叡听了之后,久久无言,以他的性格,自然不想看到乱起之后生灵涂炭,可是他也明白王衡说的话是很有道理的,以如今朝廷和大多数州郡的德性,是非常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他的一片好心,很有可能会被当成驴肝肺。
王叡也不得不同意了王衡他们的计划,也就是等区星起事,数郡官员无力平乱之时,自己再发州兵平乱,趁机掌控荆南数郡。
王叡心中有说不出的悲哀,这就是他一心要维护的大汉天下啊,竟然逼得他这样的忠臣都不得不用这样勾心斗角的手段来做事。
自己这样做,以后会不会被史书记载成奸臣呢?
今天,王叡听了王衡所说的区星的最新动态,他问王衡道:“我们真的不能提前扫平区星?”
王衡道:“如今不是我们愿不愿意提前扫平区星的问题了,而是我们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区星如今无明显反迹,我们该如何扫平?通知长沙郡?区星与他们的关系好得很呢。我们直接出兵?那只会遭到弹劾,还会激起蛮人的反感与愤怒,情况将愈发不可收拾。”
其实王衡所说的道理,王叡何尝又不明白,他只不过也是尽最后的努力罢了他无奈的点头道:“那便按照你们的计划,等区星起事了,我们再发兵。”
如今荆州州兵已经达到了三万人,其中步兵增加到了两万五千人,水军增加到了五千人,另外,武陵郡还保持了五千郡兵的规模。
这三万人并不算多,贯彻的是兵贵精而不贵多的精神,兵招得太多了,既费钱粮,还影响农业生产,在武陵这样地广人稀的郡里,是很不合算的,还不如把有限的资源都放在打造精兵上。
这两万五千名步兵,是以黄忠最初招募的五千精兵为骨干,扩充而成的,招募标准很高,当初那批有战斗经验的老兵都当上了下级军官。
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如今这些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精神面貌相当不错,至少在外表上已经有了几分精兵的模样,缺少的只是一场又一场恶仗的洗礼。
也许区星之乱,便是一场这些军队迈向精兵之路上的洗礼吧。
对区星之乱,王衡倒是有一些期待了,而王叡因为实在事关重大,还是有一些担忧,他一再追问区星的底细到底如何,州中的这些兵力是否足够应付这场动乱。
他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到时候三郡一起作乱,声势浩大,乱兵的人数一定要比赵慈之乱要多得多,而州兵未经大战,胜负之数难说。
王衡对他说,区星之乱响应人数虽多,可是大都是乌合之众,其中还有武陵蛮这样的内应,而己方的训练水平和装备水平都相当高了,还有黄忠这样的大将之才率领,这一役,可操必胜也!
对于王衡的判断,王叡还是比较认同的,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做事情一向都是比较稳当的,他既然说这一役可操必胜,那肯定就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了。
两人又讨论了一下平定区星之乱的一些细节,王衡才离开。
现在,王衡对于王叡的状态也有一些担忧,王叡现在的心情
喜欢三国之搅局者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