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白露润湿了青石台阶,刚刚吐蕊的杏花透着娇嫩。
陈氏一大早就回了娘家,自从谢家来人后,陈氏的腰背都没那么弯了。
刘贞虽然心里担心,又有点焦急不安,但是对上好容易情绪稳定的陈氏,很多话就不好开口了。她起了个大早,收拾完家中活计就琢磨着弄那道素鸭来。
由于家里没有磨,刘贞只得稍花了些钱,把豆子送到磨坊去矶。得了一大锅豆浆,唤了刘钧帮她一起搬回去。
刘钧揉着磨得泛红的肩膀:“俗话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阿贞想卖豆腐赚钱买烧鸭,估计那时我都已经吃皇粮去了。”
刘贞正给灶里加柴煮豆浆,闻言先是一笑:“谁说我要卖豆腐了?街坊里有的是卖豆腐的人家,可不能坏了规矩抢人家的生计。”接着反应过来又是一惊:“你刚刚说什么‘吃皇粮’?你如今也不读书了,如何给官人投卷,又如何考进士,吃的上皇粮?”
刘钧撇撇嘴。
刘贞急了:“你莫不是要当兵?!”
刘钧坐在木桩上,翘起二郎腿不吭声。
刘贞一气,作势要打,“你敢当兵?!我要告诉妈妈!”
刘钧却是脖子一梗:“你要敢告,我现在就去街上的募兵处!”
虽说凌阳城来了好些兵,但是随着赵官家接收城池日久,却反倒在城里城外到处招兵买马,隐隐像是还有大战要打。而之前上百年的混乱收割了一切世家豪族,使得平民晋升之路越发狭窄,读书投卷顶多混个衣食无忧,若真想出人头地,只有当兵,战功。侥幸不死,就会如吕湛那样成为新贵,若是再胆子大些想想——“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赵官家就当的不明不白。
当然草头王大多不长久,光是刘贞自己知道的,这凌阳城城头都换了几次大旗了,但是成为人上人,这个念头是每个男儿的梦想。不光刘钊吕湛刘钧,哪怕街上的小儿都在玩打仗游戏。而且就刘贞所知的凌阳城四周像样点的人家,以前都是从军发家,然后置下土地产业。甚至直到现在还有人家盼望着自家没了音信的儿郎某天再打回来,赶走赵氏,带着富贵还乡。
虽说刘家只剩这一个男丁了,但是吕湛又何曾不是独子?刘贞竟一时没了理由斥责刘钧。不从军,只能一辈子做贩夫走卒。从军,则极大可能丢了性命。
刘钧见刘贞也说不出什么话来,自顾收拾了他的工具箱出门。却不期碰上从娘家回来的陈氏和舅母李氏。
陈氏心情大好,也没看出刘钧脸色,一把把他扯进家来。
“都快天黑了,这外头又乱的很,外甥哪里去呀。”李氏向来喜欢打听,什么小事都要打听的明明白白,不然心里难受。据陈家舅舅的话,李氏这毛病,原因在她出身不错,自小碰到兵灾匪灾时总是被家人瞒着哄着,时间长了,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丫头,渐渐没了亲爹娘哥嫂什么的,最后光身子一人被陈阿公给捡回家做了儿媳。于是生怕再有什么不可掌控的变故发生在无声无息中,所以,李氏有点不对劲儿就要打听个清清楚楚。有些招人烦,被陈家舅舅说也不改,后来他都不耐烦说她了。
“变戏法弄点活钱。”刘钧有气无力回答。
李氏不以为杵,便又看到刘贞煮了好大一锅豆浆,立马又是询问。
陈氏也有些奇怪,不过来了客,也不能再喝什么藿糜。便道:“贞娘,给你舅母倒些糖茶来。”
刘贞有些奇怪,这李舅母也不是外人,此次来了竟然这般礼遇。
北方没什么好茶,当然就平民的家境也不是经常吃肉的,所以没有必要喝茶去火毒痈疮,所以招待贵客,凌阳城一般都是用糖水,又附庸风雅曰“糖茶”。
把糖茶送去堂屋,自有陈氏和刘钧陪着讲话。刘贞便回厨房做饭羹。恰好豆浆也煮开了,她小心地倒入平常用来做饼的平底锅中,小火加热。慢慢的,锅中的豆浆就结出一层光亮的油膜。贞娘心中一喜,这是做成了。小心地揭起一层薄薄的油膜,晾在绳子上。等干了就是所谓的油豆皮。连揭了几次油膜之后,豆浆变稀再也揭不起来了。刘贞才歇了手,进堂屋陪坐。
一进门便看到李舅母随身带的包袱摊开在大桌上,里面正红的衣衫绣的龙飞凤舞,煞是好看。只是料子明显是旧的。
“妈妈,舅母这是?”
李舅母很是热情:“贞娘真是有福气的人,那临江城可是冬天都不会下雪,鱼米管够的好地方。贞娘嫁去了临江,可是要过好日子咯。”
刘贞很是尴尬,谢家的事情总是令她不安,而吕家的事情之前也没少被亲戚耻笑。
陈氏心情很好:“你舅母是女公子出身,又是实在亲戚,保管帮贞娘你绣件不落人后的嫁衣。还不快来谢过舅母?”
原来李舅母是来帮自己一起绣嫁衣的。
刘贞砸了咂嘴,小声谢过,还是提醒了一下:“妈妈,我不是已经有嫁衣了么?”那是跟吕湛定亲后,就跟陈氏一起做的。上次烧了给吕湛母子俩做得鞋,但是嫁衣、帐子、修鞋、包袱皮、荷包什么的自己用的着的都好好存着呢。就算是谢家的事情坐实了,顶多给谢家人做几双鞋子罢了。
陈氏脸一拉,刚要开口。李舅母就笑道:“贞娘真是实在人,爱惜物力。只是那谢家不同于吕家,那可是书香门第!谢小郎虽是旁支,但也是咱家高攀了。去了那样的人家,婆婆妯
喜欢重生|元贞太后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