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刘备如何施政,陆匡这边看着安喜县遭遇黄巾洗掠,县府的钱库粮仓俱被洗刧一空后。暗自寻思着该如何改变现状,尽快恢复生产。然而手中没钱没人,再有想法也无法实施。
于是陆匡起了向当地富户募捐的想法,首当其冲的就是本县的首富陈家。在来到安喜县的这几日里,陆匡已经注意到陈家每日都会在灾民聚集的地方搭棚施放粥食,想来该是乐善好施且有财力。
陆匡觉得可以试试从陈家那里找到突破口。老门房熟悉当地,陆匡出了县衙就将其带上。到了陈宅大门后,陆匡先让老姜去敲门。姜老头久在县中,县里人物多是认得,陈氏的门客见是他,自是熟络。再听老吏提点称身后的少年是新来县尉之弟,当真不敢怠慢,赶忙赔礼作辑,匆匆进内院向家主通报。
陆匡在门外与老姜叙了一会话,就听陈宅大门被人从里面开启,当先一位四十来岁的员外拱手出门,向陆匡赔罪致意。陆匡亦拱手回礼,身旁老门房为双方作了引见。随后陈员外在前面引路,将陆匡引入大堂之中,分宾主落坐。
落坐后,双方寒暄了几句,陆匡当先向陈员外请教道:“我与兄长初来乍到,对县中的近况远不及员外熟悉,还请员外为我讲解一下。”这陈员外是本县人,这段时间以来几乎每日里都会去灾民聚集处主持,对这安喜县受灾的情况甚了解。见陆匡询问,当下便把县里受灾的情况与赈灾前后经过,里里外外为对方解说了一番。“……我们安喜县还算好的,只需再熬到秋收,等粮食收上来后,那些灾民自家有了粮食,那时就不再需要救济了。”
陆匡听后赞叹道:“陈员外大仁大义,着实令人佩服。”说罢轻叹了一口气道:“只是我这里还有一事相求。”
陈员外赶忙摆手谦逊:“先生言重了,不知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
陆匡这才说出他的想法,“我兄长初到这安喜县为官,见百姓受苦,心中也是倍受煎熬。只是这安喜县库遭了刧掠,如今光有那济民之心,却无力施为。”
“先生有心我等身受了,如今县衙是何等光景,我们这些当地百姓心里都清楚,自是不会责怪官府。”
陆匡点头表示感谢,接着说道:“我这几天一直在巡视受灾情况,心里头有了个设想,如今这县城遭难,城墙、设施、民居俱遭破坏,正需要大量人工修补。而民生方面亦是急需要尽快恢复,这些都需大量工人。然而县库已空,我们根本无力支付民夫的口粮,所以想要筹募些口粮,用以工代赈的方法招募民夫。当然这些粮食只是暂借,待到秋收时会尽快将所借粮食如数归还。”
员外笑着答道:“不过些许小事,先生开口便是,只是不知是先生派人过来取还是我让人送至县衙?”
陆匡见陈员外答应得爽快,心中大石顿时放下,对员外说道“还劳请员外派人送去县衙粮仓处,我会在那里接收,只是不知道有多少量?”
“先生要多少?”
“只怕不够,自是越多越好。”
“先生请随我来。”
然后陈员外就将陆匡领到庄园后方,手指一处粮仓对陆匡说道:“我便以这一仓粟助先生。”
言罢,跟随在两人身后的陈府管家当即上前将门锁解开,引陆匡进仓察看。只见粮仓内环壁堆累而起的都是用竹篾编成的箩筐,内里满满装着一筐黄澄澄的小米。陆匡大至估测了一下:这一筐子约为一石,屋内横五十纵五高四,大约就存了一千多石粮食。
看着这满满一屋的粮食,陆匡心中颇为感慨。回到厅堂后,与陈员外约定明日再来取粮便告辞离去。回县衙之后将此事跟三位兄长一说,三位兄长各是感慨万千。
刘备对于陆匡的想法还是挺赞同的,于是到得次日,亲自带了衙役与陆匡来陈宅取粮。到了陈宅后,陈员外备下茶点款待二人,又令人将庄子里的耕牛牵来,套做牛车。待一切弄妥后,就开始清点装车。
刘备跟着员外来到后庄,看着佃户将米筐装上牛车。一时无事,一众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就在这时,有一少年从院门口迎了进来。陈员外便向刘备兄弟介绍道:“这是我侄儿阿震。我让阿震过来帮忙将东西给大人送去。”
少年拱手施礼,跟在员外身后作陪,陆匡见他与自己年龄相仿就有意跟他多聊了几句。没聊几句,感觉到他说话时的口音有些不同,就问他是哪里人。哪知少年听他这么一问,却是苦着笑脸回话:“我家是南阳那边的,因为躲避黄巾灾乱,举家搬到这投靠伯父家。结果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呀。”陆匡一听是南阳人就来了劲,当下就向他讲述自己当初在南阳的见闻,以及当初与南阳太守秦颉一起攻打宛城的经历。听得那少年是眼冒金星,崇拜得不得了。
很快粮食装满,因为牛车不够,运送被分成了几趟。少年随着众人一同押运粮车去县衙,一路上陆匡对他是高谈阔论,少年也是听得津津有味。到得县衙后,陆匡与他自顾自的泡茶闲聊,让佃户与衙役自回庄上继续搬运。等到粮食都过秤交割完,刘备写下字据文书,盖上私印后,交由少年带回,一切都显得简单干脆。
刘备得了粮食,做起事来就有了底气。当日就写下招工信息,交代好张文、张恺、张德、与及刘宇等人,让其各自领上几名衙役去县城周边的村落里张贴宣告。这县里好多些衙役都
喜欢三国四义传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