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洛杉矶的人们绝不会想到,因为这位华裔老太太的谢世,竟会在华人世界掀起那样的大震动他们哪里知道这位孤寂的老人不是别人,正是被国内外誉为“天才奇女”的作家:张爱玲
张爱玲猝死的消息,迅速传及她生活过的祖国大陆及台湾香港地区,举世为之哀恸如同巨星陨落引起的强烈地震一时间,台湾及香港的报纸,连篇累牍地登载有关张爱玲去世的各种消息及纪念文章尤其是文学界,对张爱玲的去世,犹如石破惊天,令许多文坛宿将扼腕哀叹
夏志清教授第一反应是“震惊”,但是“想想20多年来一直多铂两三年来更显虚弱不堪,能够安详地躺在地毯上,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未受到任何痛苦,真是维持了做人的尊严顺乎自然的一种解脱方式”
台湾作家朱西宁则说,“张爱玲先生不声不响,一些些也不要惊扰人世的就那么悄悄地去了;一如其平生不欲人惊扰她,原是她素来信守的己所无欲,勿施于人可见并非一般世俗误解她的太于孤僻自我,目中无人她是谪仙归位,真的羽化而去”
白先勇的第一个反应则是“失落感”他万分惋惜,在他看来,张爱玲是五四文学之后的作家中,最有才华的一个人,她是一个才华横溢不可多得的作家,她的逝去是中国文坛的损失
美籍华人作家聂华苓,听到张爱玲的死讯,形容她的感觉是“全身都起疙瘩”,一时语塞,仅连声说“真是的,真是没想到”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王德威认为,她是擅写月亮的,然而却赶在八月中秋传来她逝世的消息,这该是她留给我们最后的嘲讽吧王德威认为这是一种“张爱玲现象”因为说她已遗世独立吧,她却又赶在世纪将尽前,又现身说法出版她的照片集,游走于文字与影像,大众与高蹈,媚俗与骇俗之间,张爱玲一次又一次地诱惑并揶揄她的读者她对文化“现代性”的掌握,其实颇有神来之举现在,张爱玲之成为一种现象或成了一种“神话”,岂是偶然
王德威还说,在八月十五,明亮又阴森的月光下,各大媒体热烈介绍,回顾张爱玲一生的成就对此异象,张爱玲若是有知,也要纷然骇笑吧?用张爱玲自己的话来说:“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又)一个大都市倾覆了”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主森则认为,随着她的逝去,40年代的旧上海,终于写下了句号,而由她一手推至巅峰的“荷小说”,也永远不再了“三十年前的上海”的月光也就此化作了传奇
与张爱玲有过几天同游台湾经验的美籍华人陈若曦女士,则会以张爱玲留给她的印象自傲:“张爱玲对作品是十分讲究的,但对自己却十分马虎她的发式是最不费神的清汤挂面式有一次,她们走在路上,陈若曦发现张爱玲穿了不同花样的袜子,便很紧张地告诉她,但是张爱玲居然笑一笑,一点也不在乎”
1995年9月9日,正值中国农历中秋前夕月亮圆而澄静,银色的月光透过轻轻被风卷起的落地窗帘,无声地洒在她饱经人世间悲欢而又安详入梦的脸上,似乎在为这位曾经风华绝代的女子奏着一支无声而美丽的歌,为她送行
她把自己清理了,却在世界各地留下衣冠冢,处处开花,衣钵留香
然而,我们世上的人仍不肯轻易放过张爱玲,不但蜂拥至洛杉矶公寓进行拍摄采访,且不住骚扰林式同及相关朋友,要求召开记者招待会公开火葬日期举行追悼大会等等......
这其中便包括了那位嗜捡垃圾的戴文采,她拿出那缕张爱玲的头发再次作为奇货可居,并且假用夏志清之名,声称应将张爱玲土葬
林式同毕竟不是圈中人,他为了寻找宋淇,一时轻信将遗嘱示人公开了,竟然导致了内容外泄,见诸报端,引起轩然大波,不禁后悔不已
林式同后来终于发现:作为他自己是遗嘱执行人,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甚至不是张爱玲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华人世界的大事要想真正做到尊重张爱玲的遗愿,让她不被打扰地安然离去,竟是一件超乎想象的艰巨任务,如稍一不慎,就会成为众口唾骂的千古罪人,会导致自己亲手将张爱玲再“谋杀”了一次
次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月圆之夜张爱玲写了一辈子月亮,却在月圆前陨落,这是不可能不引起人们伤感的联想这夜,美国洛杉矶文学界对张爱玲的去世自发地组织文人云集的“迎月诗会”,在9月9日那天晚上,一百多位中国现代诗的爱好者集聚――“以诗迎月”活动,诗会一起低头默哀张爱玲洛杉矶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张爱玲的悼念
与此同时,各大媒体相继报道,各种悼念文章铺天盖地这些都给了林式同莫名的压力,他不得不向朋友们求助,并在9月12日召集几位好友秘密开会,他们在这次集会上通过了四项决定:
1.正式成立工作执行小组:即林式同庄信正张错张信生四人尽快遵照张爱玲遗嘱及遗愿去处理她的身后事;2.纪念张爱玲的活动或研究,应与处理身后事分开张爱玲专家们可以继续讨论作品或生平,但目前不想太多人参与执行张爱玲遗嘱的工作一旦工作处理完毕,将会有报告说明处理过程,届时专家们亦可借此报告再作评判或研讨;3.由林式同决定遗物之丢弃及濒,由张错负责对外发言尽快火化及遵照医嘱处理灵灰,不举行葬礼仪式;4.工作消两
喜欢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