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十年六月,长安城里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事件:宰相武元衡被刺客杀害。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他的曾祖武载德,是武则天的堂弟。武元衡元和二年拜相。因为剑南节度使高崇文理军有法,而不知州县之政,故他在十月代崇文,拜检校吏部尚书,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充剑南西川节度使。元和八年三月征还,复拜相,入知政事。他为人重慎端谨,淡于接物,在选拔人才上不遗余力。是唐宪宗征讨淮西的得力助手,和裴度一样是强硬的主战派。所以,淮西各藩镇对他恨之入骨。元和九年十月三日,主战派宰相李吉甫去世,唐宪宗更是把征讨淮西的大权委任与他。
要说起武元衡被杀害的原因,不得不说起本朝的藩镇之祸。自从唐玄宗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就像宦官一样,成为了国家政治中的不可去除的毒瘤。当然不可否认,大多数藩镇还是服从朝廷和中央的领导。但是,有些藩镇利用自己的地理优势,经常做一些小动作,暗地里和朝廷较劲,甚至公开反叛。
在我任职拾遗,在翰林院行走的时候,就见到过一些藩镇节度使和将领的无耻面目。他们四处搜刮钱财,依仗武力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却又想要通过贿赂,来给自己博得更高的职位,甚至想要入朝为相。我当时就写过好几道奏章,来抨击这些人。所以,他们肯定对我这个小小的拾遗怀恨在心。
自从宪宗皇帝即位以来,他一心想要重振大唐的国威,加强中央的威信。所以,在元和初,讨伐叛乱的节度使的时候,不遗余力。他的这些做法,给了一些蠢蠢欲动的节度使一些警告,也加速了一些藩镇反叛的步伐。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就是其中的特例。
按照朝廷的惯例和章程,地方节度使去世以后,都要上报朝廷,然后由朝廷委任新的节度使。但是,许多怀有二心的节度使,并不这样作。他们拥兵自重,把藩镇作为自己的割据地盘,所以在继任问题上,往往是子承父业或者在自己的家族中挑选人选。也有一些藩镇节度使比较懦弱,时常被手底下的将领把持权力,这些节度使死后,这些跋扈的将领就自任为新的节度使。他们试图逼迫朝廷承认既成的事实,而朝廷许多次的确也不得不被迫认定了他们的合法性。这种不合法的认定程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激起了更多人贪婪的野心,
吴元济就是最显著的一位。他的父亲吴少成九月死后,他不但私自任职节度使,还派遣人马,烧杀屠掠别的郡县,试图扩大自己的地盘,公开反叛朝廷。当时的淮西,千里狼烟,百姓流离。朝廷得知以后,大为震惊。宪宗皇帝先是派遣和吴元济关系较好的严绶前去招抚。不料吴元济狼子野心,拒不招抚。宪宗皇帝一看招抚不成,于是在元和十年正月公开颁布讨伐淮西的诏书。
谁能料想,宪宗的这个举动引起了一些私藏祸心的藩镇的恐慌。元和十年四月,平卢节度使李师道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阻止讨伐淮西,派人烧毁朝廷的河阴仓院,并在洛阳制造混乱,试图阻止朝廷讨伐淮西的步伐。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派牙将尹少卿前往京师求见宰相武元衡为吴元济游说。交谈中尹少卿出言不逊,被武元衡严厉斥责。于是王承宗怀恨在心,挑唆李师道派遣刺客前去长安刺杀主张讨伐的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
武元衡居住在静安里,裴度居住在通化里。在元和十年六月三日,早朝的时候,都遇到了刺客。据说武元衡刚出静安里,就听见有人呵斥前面导行的使者灭掉手中的火把。担任宰相护卫的随从就大声询问来这是什么人。话音还没有落,就被一箭射中了肩部,倒在一旁。只见一群人从路边一涌而出,手中拿着刀剑乱斫乱砍,一时之间,武元衡身边的随从们伤的伤,逃的逃。有一个人从路旁的树荫里跳出来,直接用木棍击打在武元衡的大腿上,武元衡大叫一声,倒在马上,那个歹徒拉着马匹往前奔跑了几十步,然后一把拉下宰相,割下头颅,飞也一般的逃走了。等到逃跑的随从们喊过来众人前来查看的时候,宰相已经遇害了。于是赶紧派遣巡逻的士兵们一路高喊着宰相被害,到皇宫去报信。当时天还没有亮,各条街道上有许多上朝的人,大家只听见那些衙役们大声喊叫说宰相被杀,都很惶恐,惶恐之间,也不知道被杀害的究竟是哪一位宰相。直到武元衡的马匹独自跑了过来,一些人才辨认出来,那是他的马匹。
宪宗皇帝从**早朝接见群臣,刚走到紫宸门,就听见武元衡被刺的消息,一时之间,大为震惊。于是遣散百官,回到延英殿。召见其余的几位宰相,商议此事。皇帝为此伤心落泪,难过得一天都没有吃饭。又听说裴度也遇害,赶紧派人前去去查看。裴度当时因为戴了一个较厚的毡帽,歹徒一刀砍下来,并没有毙命,仅仅伤了头部,幸亏有仆人王义的拼死救护,这才捡回一条性命。
这两个人的遇刺,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之间议论纷纷。都要求缉拿凶犯,严惩凶手。从皇宫一直到京城的各处,都加强了戒严,严加盘查过往行人。为了防止再有意外,朝廷特意派遣金吾骑士护送其余宰相上下朝。那些有些权力的大臣们,也都带领着自己的家仆,拿着刀剑护卫。朝堂上下,可以说是风声鹤唳,战战兢兢。
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当天的中午了。
喜欢白居易回忆录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