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乐神说他读过介绍有关临淄地理方面的书籍,知道临淄南部大都属于低山岭地段,低山岭坡上母质多为石灰岩风化物山丘中上部多为残积——坡积物,浅平洼地则为湖泊沉积物另外在低山丘陵区的局部地段上有红色粘土质
鼎足山就座落在临淄南部,是一座约60多米高的石灰岩山丘,而二王冢正在“三山口”的鼎足山上,堆筑陵墓的土经过有关专家考证也是石灰岩;虽然陵墓的封土从形状上看不像是自然形成,而且土里没有一点杂质,像是人为地从别处移土夯筑而成,却仅凭这一点仍不能否认堆筑陵墓的土,就是当地山岭的石灰岩的事实
所以说,二王冢陵墓的土是当时来齐国朝拜的燕,赵,韩,魏等诸侯国,将自己国家的田土进贡给齐国堆筑陵墓的这个传说不靠谱
我站在鼎足山的顶峰,举目环视四周,便见东面的牛首山,南面的菟头山,松柏掩映,矮草丛生,野花遍地;西北角的紫金山,庙宇多椽,有雷公殿、文昌阁等古建筑,不时有游人驻足观望
古时候的鼎足山上,建有许多庙宇,每年的农历4月初八至初十,都会举办3天庙会,行商摊贩,云集于此;香烟缥缈,人流如潮,热闹非凡在晏娥儿墓东侧,女水源头、群泉并涌,积水成潭,广30余亩,深且数尺,碧水澄清,清澈见底,锦鳞游泳,水鸟翔集登上桓公冢巅,远眺牛山茫茫,淄水泱泱;俯视平畴千里,绿茵无边
如今,虽然许多繁茂盛景已经失去原貌但我们仍然可以从明清以来的部分诗篇中领略到二王冢的独具魅力
明代诗人王衮《景公冢遇雨》就描绘了二王冢附近的初春景色:“小店疏篱野水旁,肯容闲客暂追凉云封枣叶连村暗,雨洗荆花溢路香尝酒招邻拼得醉,借驴寻寺偶成忙眼前齐景遗阡在,一体萧萧蔓草荒”初春时节,微雨菲菲,“雨洗荆花溢路香”的景色依然会出现
清代诗人崔象津《桓公墓诗》中也有这样的抒怀:“功留北杏存三关,墓接南邻对四豪已知饭牛歌石烂,谁从牧马问三高中原继霸犹堪穆,竖子成名变莽操我在圣门称五尺,也凭酒杯奠蓬蒿”
当然,这些都是田齐王陵的外在之美,其实她的内涵之深,才更是令人刮目相看我们大家都知道,墓葬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当彰显在地表的宫殿庙宇、楼台草舍或因沧海桑田的变迁,或因战火硝烟的熏烤而焚毁殆尽的时候,埋在地下的墓葬却因受了土层的庇护而得以幸存,同时也就把人类文明的信息和历史发展的年轮记载了下来,使前人有了传承,后人也有了借鉴
自古帝王的陵墓都极为讲求诉诸风水,从选址到朝向、建制,那可都是绝对不得马虎的从风水学选择墓地的原则,背山面河,以开阔通变之地形,象征其襟怀博达,驾驭万物之志具备这样的地理条件,才是理想的风水宝地而临淄境域牛山以东,风景秀丽的鼎足山,东面的牛首岗,南面松柏掩映,矮草丛生,野花遍地的菟头山;西北角的紫金山,庙宇多椽,有雷公殿、文昌阁等古建筑;北面是滔滔淄河
由此看来,以鼎足山这样的自然地理来说,正是所谓的“枕河蹬山”之说然而这些**,在风水学来说是极不提倡的当时齐国王侯府第的堂、房、室、庑等建筑都是坐北朝南,阳阴称调为通例即使普通百姓在选择宅基地时也非常讲究,认为房后有山房前有河,才是大吉之地
纵观我国历代帝王选择陵墓墓址的历史,绝大多数帝王把陵墓墓址都选在京城的北面或西面,鲜有把帝王的陵墓建在京城正南或者东南方向的
那田齐王陵为什么建在都城南郊30多里处?
其实,我们都知道齐国都城,地处鲁中北部大平原,千里平川,地下水位偏浅,显然不适宜建造大型陵墓而田齐王陵选址于齐国都城南部山区与平原的交界地带,地形西南高东北低陵墓区西部是牛山,稷山等群山,有上等的石料,便于就近取材建造陵墓和雕刻石碑,是块难得的“高山为屏,大河为带”的风水宝地
据当地民间传说,当年齐桓公为陵墓选址,曾找风水先生,围绕着临淄城方圆几百里进行了实地勘测,看到临淄城的东、北、西均为平原,只有往南二、三十里是山区,风水先生便告诉齐桓公,说临淄城东南方向约30里有几座山丘形成的山口,名叫三山口,陵墓除不能建在这个地方外,其他地方都可以建
“那为啥还是建在了三山之间?”我不解地问道
“不瞒你说,也许这就是人们常挂在嘴皮上的,越是不愿看到的事就越容易发生从古到今,似乎成了惯例尽管当年风水先生嘱咐齐桓公,千万不要把陵址选在三山口而当齐桓公百年后,还是被儿子葬在了那儿”
“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还是另有隐情?”
如此这么低级的错误,为什么会发生在朝廷?
瞬间,大家的目光刷地投向了齐地仁,希望能从他身上得到一个圆满的答案齐地仁清了清嗓门,慢条斯理地说:“对于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必须按照当时的时间,地点和条件来看待所以要想弄明白这事的话,得从齐桓公陵墓选址说起大家都知道,历代国君的晚年,为自己选择长眠之地,绞尽脑汁费劲了脑筋,都想找一块风水宝地,死后入住此地,以福荫后人,江山永固作为齐国国君齐桓公也不例外他曾请风水先生看过两块地方:一是临淄城西20
喜欢梦寻古齐之迷谕幽魂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