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结束后,孙南感谢的点点头,一个劲地夸孙侯知识渊博,舒飞的脸上也露出得意的神色。
孙侯说:“如果您有时间,我带你见我一个朋友-----圣健法师,很多知识,我都是和他聊天中学的。”
孙南高兴地说:“我听燕姬,说起过,最好马上就去。”
“法师很有名气,我也听说过,住金钗茶楼,我们一起去”,舒飞说。
他们走出了办公楼,转过几条街,便是金钗茶楼。
由于孙侯经常来,他去茶楼门口和服务员打了个招呼,带着孙南和舒飞走了进去。
几分钟后,圣健法师在待客厅亲切接待了孙侯等人。法师待人诚恳热情,每次来朋友都亲手给大家倒茶,孙侯赶忙站起身,自己去弄。
孙南和舒飞看到法师的座位旁有一个笔记本。
舒飞很是奇怪地问:“法师,您平时也写笔记?”
圣健法师说:“我正纠正世人对佛教最常见、最普遍的几种误会,佛教是国家尊重和承认的合法信仰,每年政协还要邀请佛教协会的人开会,可见这是正教而非迷信。”
孙南问:“您说,正教与迷信的区别是什么呢?”
法师说:“所谓正教,就是遵守国家法律、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有正信的协会组织”。
孙南问:“什么是正信呢?”
法师说:“正信是有正确的信仰、正当的信誓、正轨的信解、正直的信行、真正的信赖。正信的内容,应具备三个主要的条件:第一,必须是永久性的;第二,必须是普遍性的;第三,必须是必然性的。换一个方式来说,便是过去一向如此,现在到处如此,未来必将如此。凡是对于一种道理或一桩事物的信仰或信赖,如果禁不起这三个条件的考验,那就不是正信而是迷信。
佛教和迷信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我们有必要先对迷信的概念有所了解:简而言之,迷信是盲目而缺乏理智的信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凡不经审慎思考和理性明辨,迷迷糊糊相信,都属于迷信的范畴。批判者往往未曾听经闻法,甚至连‘佛’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即主观认定佛教为迷信,此批判者岂非更为盲从、迷信?
1、事实上,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佛教的基本内容,到处都是一样,永久都是一样。佛教是从大觉的佛陀──释迦世尊的大悲(伟大的悲心)智海(智慧广大如海)之中流露出来,那是充满了智慧、充满了仁慈、充满了光明、清凉、安慰的一种言教。
2、佛教是智信
凡透过智慧判断,冷静观察,确知为善良美好,能令人解脱者,方去接受、相信,称为智信。梁启超尝言:‘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佛教非但不认同迷信,且鼓励以理性探索质疑,此种宽容大度,实事求是的态度,便是智信的表征,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
3、常见的误会
常有人看到寺院供养佛菩萨形像,就认为佛教崇拜偶像,看到佛教信众到寺院烧香拜佛,就斥之为迷信活动。故有必要对这种误会予以澄清。”
孙南问:“供养佛像的意义是什么呢?”
法师说:“佛是我们的老师,他们已经不在这个世界,只好用雕像、彩画等形象作为纪念和恭敬的对象,不是把他当神明来供奉。
我们供养佛像,绝对不是崇拜偶像。佛教所造的这些像,无论是铸造的、泥塑的,还是彩画的,都是在提醒我们的正念(用正确的念头,时常忆念正道,不使思想行为有错误)。释迦牟尼佛的像提醒我们‘仁慈、清净’。梵文‘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清净的意思,清净寂灭。我们见到这个像就想到:我要以慈悲心待人,我要修自己的清净心,清净无染。观音像代表‘大慈大悲’,提醒我们要有慈悲心。地藏菩萨代表‘孝亲尊师’,是提醒我们要孝敬。听到这个名号,见到这个形象,就会想到经典里面的教训,用意在此地,哪里有迷信呢?"
孙南问:“我经常去庙里,但很多事都不明白,您给我讲讲庙里的各种建筑的含义?”
法师说:“庙里正规的建筑,一进山门,第一个建筑就是天王殿,当中供着弥勒菩萨。看他那笑眯眯的样子,就是告诉我们:你想学佛吗?先要笑脸迎人,不能发脾气,发脾气不能学佛,一定要欢欢喜喜。再看,他肚皮很大,‘大’代表什么都能包容,不与人计较。教给我们,对待任何人、任何事物,心里都欢欢喜喜、平平静静的,不要跟任何人计较。有这些条件,才可以入佛门学佛。
旁边的护法,分东、南、西、北四大天王。
东方天王,代表负责任,叫持国天王(持是保持,国是国家)。每一个人在这社会上,都有他一份的职责,能把自己本分的职责,尽心尽力做到圆满,这个社会和谐,国家一定富强。持国天王教给我们这个事理。
南方增长天王。增长天王告诉我们:单单把我们职责之内的事情做得很好还不够,还要天天求进步。
西方广目天王,叫我们多看。
北方多闻天王,叫我们多听。这就是中国人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四大天王手上都拿着道具,这道具也是表法(借一个有形象的事物来表显某种道理)的。东方持国天王手上拿着琵琶,代表做事情不可以操之过急,要知道‘中道’,像弹琴一样,琴弦松了,弹不了,紧了它就断了。佛法讲中道
喜欢西游侦探良心考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