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赵云的英勇善战和一系列美德,则更容易得到今天的读者的理解和欣赏,并能被人们批判地吸收。这样一来,今天的读者喜欢赵云甚于喜欢关羽,也就毫不奇怪了。
当然,按照艺术典型的标准来看,《演义》中的赵云还不是充份个性化的,不及关羽形像那样丰富和深刻。但是,广大的一般读者却不管这些,仍然把赵云列为仅次于诸葛亮的最受喜爱的人物。──艺术的法则就是这样奇妙﹗
评赵云
英雄赋
三国之中论武功首推何人?这实在是一个难说的问题,拥有万夫不当之勇,入千军万马如无人之境的武将实在太多,然而这其中最具气魄的,是那句响当当的:“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出场就颇不一般的赵子龙让人眼前陡然一亮,从此玄德手下又多了一位战无不胜的猛将,常在绝处之时杀出血路,将铁枪使得虎虎生威,恢宏的气势直叫人退避三舍,众军辟易。长坂坡单骑救主,出生入死于曹军虎窟龙潭,更显其忠心为主的性情。以三千精兵智取贵阳,亦说明了他不在人下的胆识与才略,而后年至七旬却力斩五将,起神力武功不在话下,诗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三国》中的武打场面简练干净,但每当写到赵云时,那些简单的文字中似乎都充满了力度,迸发着在千军万马中厮杀的激情,仿佛可以透过厚重泛黄的历史看见铁枪上迎风而动的红缨,头盔上银色流波的光芒和战袍上凝结的殷红血迹,都只为了他是那个龙骧虎步,气宇轩昂的蜀中虎将赵子龙,修罗场的常胜将军,三国英雄中的英雄。那些白纸黑字的文句都让人遥想着那孤身抱着刘后主挥舞着青釭长剑冲入曹营千军万马的勇猛之士,隔着沧海桑田的岁月,是清晰而又明朗的脸庞,溅着温热的鲜血和忠诚的眼泪,在尔虞我诈的三国演义里,书写从未有过的感动。在面临众军包围之时,那区区一句“吾乃常山赵子龙也”便将敌军的气焰削去七分,临危受命常出奇制胜,可谓千古第一人也。
逝者如斯,花开花落,当英雄少年的鬓边终于见到了白发,热血沸腾的故事悄悄走向终点的时候,记忆中却依旧是那个勇者无敌的大英雄,义无反顾地奔向他热爱的战场,刀光剑影,戎马一生,他是常山赵子龙。
月华如水,清汉如灯,弹刀清啸,饮血归鞘;沙土扬扬,黄云漫漫,战马奔驰,乱箭穿杨;安知男儿归何处?马革裹尸死沙场,独留悲壮耳。
漆夜无星,烛光无泪,提杯问盏,醉解千愁;霏霏雨雪,瑟瑟寒风,刀舞长空,剑挽平花,安知男儿奔何方?擂擂战鼓夺城池,千古垂名耳。
一曲终,胡不见君哭?夕阳晚照,血色英雄。
赵云(?-229)三国时蜀国将领,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战著称。初从公孙瓒,后来归顺刘备,为主骑。公元208年,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坂,弃妻子南逃。赵云身抱刘备弱子刘禅,奋力救出甘夫人,当他身负重伤,冲出重围,见到刘备时,刘备把婴儿扔在地上,说:“为一孺子,险折我一员大将!”刘备念其功,封为牙门将军。不久,又随刘备夺取成都,平定益州,历任翊军将军、中护军、征南将军,封为博昌亭侯。建兴五年(227年),随诸葛亮驻汉中。第二年,随军取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敌众,退回汉中,一年后病死。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誉为“一身是胆”。
;
喜欢御赐掌柜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