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开始体验大小的时候,在日常生活中也开始喜欢“挂”的动作。
就像在门钩上挂上衣架,而且衣架上挂上许多东西,在镜台抽屉的握把挂上橡皮圈,项链挂在椅子上等“挂”的动作充斥在日常生活当中。
我立刻预备了帽子的挂钩、背包及毛巾的挂钩钉在房间里,每天要出去公园玩(从挂钩上拿下背包、拿下帽子)和玩回来之后(背包和帽子挂在钩子上,毛巾挂在挂钩上)该做的动作,她都可以自己一个人做到了。
小美就这样渐渐学会了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作,这是一段愉快的成长,而我也发现,小美在这段期间,尤其在爬公园的攀登架时,总是会用手去转动螺丝帽。
所以我注意到日常生活中,她的手很想用手腕到处动动的样子。
譬如转动音乐钟、扭开水龙头,不过因为还不知道如何转动,所以总在中途就放弃了。
于是我用收集来的瓶子,为她做了一个“瓶盖开闭”的“工作”。
虽然只是瓶盖的开关这样单纯的活动,就能令想要做手腕运动的她雀跃不已。
慢慢地她知道只要往同一个方向转动,就可以“打开”或“关上”。
而像音乐钟及水龙头,在她一番地辛苦努力之下,终于可以自己来了。
到后来饭桌上的果酱罐、海苔酱罐,她也都会帮我打开。
就这样,小美又学会了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动作。
我盼望每一件事她都能渐渐“自己来”,走向“自立”的第一步。
小美开始喜欢活动手指的动作,在“工作”方面也愈来愈富于多样化及变化。
像是贴贴纸、扣纽扣、打开纽扣、在挂钩上挂东西、把挂钩串起来、用剪刀剪、用夹子夹、用晒衣夹夹起许多东西玩“太阳公公大拜拜”、用线来串东西等,只要和动手指有关的事,她都乐在其中。
这些经验也活用在她的日常生活之中。
像穿衣服时自己扣扣子、自己拉开拉链、自己拉上棉被套的拉链,自己拿剪刀剪开点心的袋子;花买回来时,剪下花自己插上,书本破了自己找胶带把它贴好,等等。
以前做什么事都要叫妈妈,现在变成“我自己会!”
可以感觉小美已经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很快乐自在的样子。
如果随意去帮她,她反而会生气而且还会哭呢!
从小美的生活中,妈妈不知不觉间学会了应对之道!
一、仔细观察小美感兴趣的事物、喜欢做的活动。
二、把那些事物、动作教具化,并以“工作”的方式来实践。
三、透过这样的帮助,小美日常生活的幅度逐渐扩展开来。
接下来的小美特别对“大小”和“颜色”感兴趣。
以前只是“大小”而已,现在已发觉“从大到小”、“有阶段”的分别。
因为妈妈怀孕了,她就分“第一大是爸爸”、“第二大是妈妈”、“第三大是小美”,妈妈肚里小贝比是“最小的”,身边周围的事物都以大小等级去区分。
看到树叶、石头和花时,她会停下来说:“这是爸爸,这是妈妈,这是小美,这是小贝比。”
很喜欢去探索有“四个阶段”差异的东西。
透过“粉红塔”这个教具(注:粉红塔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感觉教具之一,由粉红色三边各为10到1厘米的十个立方体所构成,把它堆高起来时,看起来像一个塔,所以称作粉红塔。
)配合着小美的成长,外婆亲手帮她作了一具粉红塔,她的“大小渐次性”有了整理归纳的机会。
到目前为止,小美或多或少都有接触过“大小”及“渐次性”的教具,她也很喜爱那些东西,只是教具本身的目的,并没有很明确地传达给小美。
例如有一组“10个由大到小的色彩茶杯”,一眼看去好像满讨好的,但是因为上面有彩色的图案,玩到一半,孩子对那些图案的兴趣会分散她的注意力。
为了要让孩子理解大到小的渐次性,那些彩色的图案好象多余的、是阻碍的。
也就是说孩子在玩味“大→小”时,却突然冒出“这是蓝色”、“那是狗狗”。
我发现它会影响孩子对“大→小”注意力的集中。
蒙台梭利的教具果然很了不起!以前含糊不清的“大小差异”概念,孩子现在一次就懂了。
小美自从接触粉红塔之后,很清楚地掌握了“大小”的概念,也能够做归纳整理了。
接下来是对“颜色”的敏感表现。
外出的时候,以前只会说“大车车”、“小车车”,现在她会说:“哇,红色的车车,蓝色的车车,下一台是什么颜色的呢?
是绿色的!”
和别人擦肩而过时,也开始对别人的衣服颜色感到兴趣。
看见穿黄色t恤的人,就说:“小美也有黄色的衣服,对不对?”
看见穿蓝色西装的人,就说:“我也有蓝色的衣服。”
最劲爆的杰作,就是肚子饿时说:“哇!肚子好饿哟!我好想吃白色的饭和红色的番茄噢!”
真教我捧腹大笑。
对颜色是那么的敏锐,还能以感觉去捕捉周围事物,似乎她已培养出直觉的能力了。
接下来开始热衷于衣服、鞋子和发带的搭配。
“今天的衣服是红色,所以用红色的发
喜欢婚配与生育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