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揭示,副语言在沟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句话的含义往往不仅决定于其字面的意义,而且决定于它的弦外之音。
语音表达方式的变化,尤其是语调的变化,可以使字面相同的一句话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
比如一句简单的口头语,“真棒”,当音调较低,语气肯定时,“真棒”表示由衷的赞赏。
而当音调升高,语气抑扬,说成“真棒”时,则完全变成了刻薄的讥讽和幸灾乐祸。
什么物体的操纵?
物体的操纵是人们通过物体的运用和环境布置等手段进行的非言语沟通。
例如,历代中国皇帝通过威严神圣的皇宫建筑和以“龙文化”为特征的日常器具,来显示自己是“真龙天子”;而世界各大宗教派别者纷纷凭借自己独具匠心的建筑风格和宗教仪式,来向世人昭示自己的教义。
在中国古代,如果主人在会客时端起茶杯却并不去喝茶,便是在暗示送客的时间到了。
在今天的企业中,也会经常看到下面的场景:一位车间主任,他在和工长讲话的时候,心不在焉地拾起一小块碎砖。
他刚一离开,工长就命令全体员工加班半小时,清理车间卫生。
实际上车间主任并未提到关于清理卫生的任何一个字。
语言也是沟通障碍吗?
现实生活中一些沟通的障碍,常常造成我们对沟通能力的误解,影响我们对沟通能力的掌握。
虽然我们用语言在沟通,然而有时语言本身也是沟通的一种障碍。
中国地域辽阔,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许多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语言,不同民族间的沟通便面临着语言的障碍。
此外,现代汉语又可分北方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北话、闽南话、粤语等八大方言区。
而每个地区方言还可分出大体上近似的一些地方方言。
如闽南话又有厦门话、漳州话、泉州话之分。
四川话中的“鞋子”,在北方人听来颇像“孩子”;广东人说“郊区”,北方人常常听成“娇妻”,等等,类似的笑话很多。
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
上例中是语音的差异造成沟通的障碍,有时语义的差异也会造成歧义。
例如,某学生给学校领导写信:“新学期以来,张老师对自己十分关心,一有进步就表扬自己。”
校领导感到纳闷,这究竟是一封表扬信还是一封批评信?
因为“自己”一词不知是指“老师自己”还是“学生自己”?
幸好该校领导作风扎实,马上进行询问调查,才弄清这是一封表扬信,其中的“自己”乃是学生本人。
语义不明,就不能正确表达思想,不能成功地沟通。
习俗是沟通障碍吗?
习俗即风俗习惯,是在一定文化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具有固定特点的调整人际关系的社会因素,如道德习惯、礼节、审美传统等。
习俗世代相传,是经长期重复出现而约定俗成的习惯,虽然不具有法一般的强制力,但通过家族、邻里、亲朋的舆论监督,往往迫使人们入乡随俗,即使圣贤也莫能例外。
忽视习俗因素而遭致沟通失败的事例屡见不鲜。
一位保加利亚籍的主妇招待美籍丈夫的朋友吃晚饭。
在保加利亚,如果女主人没让客人吃饱,那是件很丢脸的事。
因此,每当客人吃完,这位主妇便为客人再添一盘。
客人里正巧有位亚洲留学生,在他的国度里,宁可撑死也不能以吃不下去来侮辱女主人。
于是,他接受了第二盘,紧接着是艰难的第三盘。
女主人忧心忡忡地准备了第四盘。
结果,在吃这一盘的时候,那位亚洲留学生竟撑得摔倒在地。
一位英国男青年邀一位中国女青年出游。
为取悦女友,他特地买了一束洁白的菊花送给女青年的父亲,结果对方勃然大怒,他被轰出门,还不知祸因所在。
在英国男青年看来,白色象征纯洁无瑕,他压根不知道,在中国,白色的花是吊唁死者用的。
现在他将白花送给活人,在中国父亲看来,那是在诅咒他短寿,当然不能容忍啦。
可见,不同的礼节习俗,不同的审美习俗等等都可能带来的误解和冲突。
或许旧石器时代,那两个“你来自云南元谋,我来自北京周口”的古人类就拉开了习俗不同差异演绎的序幕了吧。
什么是沟通的角色障碍?
角色一词按其原意是指在戏剧舞台上依剧本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的专门用语。
引进社会学中,是指每个人作为社会一分子,在社会大舞台上都扮演着角色,都得按照社会对这些角色的期待和要求,服从社会行为规范。
如果缺乏明智性或陷入盲目性,人们由于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则往往会因缺少共同语言而引起沟通困难。
社会地位不同的人通常具有不同的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从而造成沟通的困难。
不同阶级的成员,对同一信息会有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认识。
政治差别、宗教差别、职业差别等,也都可成为沟通障碍。
不同党派的成员对同一政治事件往往持有不同的看法;不同宗教或教派的信徒,其信仰、观点迥异;职业的不同常常造成沟通的鸿
喜欢超值金版-心理学常识1000问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