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部重要典籍,是孔子弟子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这部书大约最后编定于战国初期,是孔子死后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而成。它是一部最集中地记载孔子思想的著作。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历史上被尊称为圣人。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辑录,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内容,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著作。此书中华民族的道德行为教育起到过重大影响。直至近代新文化运动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必读书之一。
东汉末年,学者郑玄以《张候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现版《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谈论之语48章。本稿汲取其精华部分予以阐述。
通览全书,其论述方式并不完整、规范,感想也随事而起,显得比较散乱。然而从另一方面讲,也显示了语录体著作的独特的魁力,《论语》语言含蓄隽永,故事简洁生动,常常能体现出一些长篇论述所难以达到的思想境界,也折射出一些长篇论述难以反映的人物个性和环境情趣。同时,《论语》灵活的编撰形式,也从多方位、多视解地体现出了孔了的思想、品行、才识、趣味、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有利于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孔子及其思想。无论从思想价值还是从艺术魅力上讲,《论语》都是一部不可不读的国学经典。
在《论语》简短的语言中,体现了孔子深刻的思想内容,对后代政治、思想、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西方人称为中国人的《圣经》。了解《论语》,对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语言,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都是非常有益的。
目 录
前言
学而第一
为政第一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学而第一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①之,不亦说②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④乎?
【注释】
①习:复习《诗》、《书》,演习礼、乐。②说(yue月):同“悦”,高兴。③愠(yun运):恼怒,怨恨。④君子:“君子”和“小人”在道德层面上是相对的。“君子”指的是思想品德高尚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习诗、书、礼、乐等知识和技艺,又经常 复习它,不也是令人愉快的事吗?有志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高兴的事情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原文】
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鲜③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④本,本立而道⑤生。孝弟也者,其为仁⑥之本与⑦!”
【注释】
①有子:姓有,名若,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学生。②孝弟(ti替):孝指子女孝敬父母。弟同“悌”,指弟弟尊重兄长。③鲜(xian显):少。④务:努力地做。⑤道:本意是道路,这里指做人治国之道。⑥仁:仁爱,即“爱人”,是孔子整个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⑦与(yu于)同“欤”,语气词 ,相当于“啊”。
【译文】
有子说:“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的人,很少有喜好犯上的;不喜好犯上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就领悟了做人治国的道理。孝敬父母,尊重兄长,这是仁爱的根本啊!”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①,鲜②矣仁。”
【注释】
①巧言令色:巧言,指美好的语言。令色,指惹人喜爱的面色。②鲜(xian显):少。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表面上悦色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原文】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③乎?传④不习乎?
【注释】
①曾子:姓曾,名参(shen身),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②三省(xing醒):三,约数。指多次省察。③信:讲信用。④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艺。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所复省察自已: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有没有不忠实之处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讲信用的地方呢?老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艺是否都练习过了呢?”
【原文】
子曰:“道①千乘②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③。”
【注释】
①道:“同”“导”,引导治理的。②乘(胜):古代兵车的计量单位。一车四马为一乘。车上甲士三人,车下步卒七二十人,后勤人只二十五人,共一百人。③时:指农时。
【译文】
喜欢中国人必读的十部国学经典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