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与道德经.

首页 >> 都市小说 >> 墨子与道德经.(章节目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shudai.cc/286249/

第六章 非命(3/11)

上一页:(3/11) 目录 下一页:(3/11)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布命于下。帝伐之恶,龚丧厥师[6]。”此言汤之所以非桀之执有命也。

于《太誓》曰:“纣夷处,不肯事上帝鬼神,(祸)[弃]厥先神禔[7]不祀,乃曰:‘吾(民)有命。’无廖[8](排漏)[其务],天亦纵弃之而弗葆。”此言武王[之]所以非纣执有命也。

【注释】[1]罢(pi)不肖:意为疲沓不贤。[2]疾:迅速。[3]忍:克制。

[4]辟:通

“僻”不正。[5]矫:伪造,假托。[6]龚丧厥师:龚即

“用”,因而。意为:因而覆亡了他的人民。[7]提:当为

“祗”,土地神。[8]廖:即

“缪”,纠正。【译文】但是凭什么知道天命论是凶人的主张?从前上古的穷苦百姓,缺少食物,疏于劳作,因此衣食的财用不充足,而饥寒冻饿的忧患就会来到;不反省自己懒惰,工作不勤快,必定说我命里注定贫穷。

从前上古的暴君,不克制自己耳目感官的yín_dàng享乐,心术不正,不孝顺自己的父母,于是因此丢失了自己的国家,倾覆社稷;不反省自己疲沓不贤,施政不仁,必定说我命中注定本来就该失去。

在《仲尬之告》中说:“我听说夏王桀假托天命,向人民发布命令。上天讨伐他的罪恶,因而使他丧失了自己的人民。”这是说汤之所以反对夏桀持有天命观的原因。

在《太誓》中说:“纣王残暴,不愿侍奉天帝鬼神,抛弃祖先神祗不去祭祀,又说:‘我有天命。’天审查自己的政务,上天也抛弃他而不佑护。”这是说武王之所以反对纣持有天命论观点的原因。

【原文】今用执有命者之言,则上不昕治,下不从事。上不听治,则刑政乱;下不从事,则财用不足;上无以供粢盛酒醴祭祀上帝鬼神,下无以降绥[1]天下贤可之士,外无以应待[2]诸侯之宾客,内无以食饥衣寒,将养[3]老弱。

故命上不利于天,中不利于鬼,下不利于人。而强执此者,此特凶言之所自生,而暴人之道也!

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忠(五)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执有命者之言,不可不非。

此天下之大害也。【注释】[1]降绥:安抚。[2]应待:接待。[3]将养:抚养。

[4]忠:通

“中”。【译文】现在施行有命论者的观点,那么就会使上司不治理政事,下面的百姓不努力工作。

上司不治理政事,那么刑政就会混乱;下级不去工作,那么财物用度就缺乏;向上没有东西供奉给天帝鬼神做酒食祭品,向下就没有东西可去安抚天下的贤能之士,对外就没有东西接待来宾客人,对内就没有东西让饥者得食寒者得衣,来扶养老弱。

所以有命论上不利于天,中不利于鬼神,下不利于人。坚持有命论的人,这就是邪恶之言所产生的根源,就是凶暴人的观点。

所以墨子说:现在天下的士人君子,确实想让天下富裕而憎恶天下贫困,想让天下太平而憎恶天下混乱,对持有命论的观点,不能不反对。

那是天下的大害。非命(中)【原文】子墨子言曰: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则不可而不先立义法。

若言而无义,譬犹立朝夕于员钧之上也,则虽有巧工,必不能得正焉。

然今天下之情伪[1],未可得而识也。故使言有三法。三法者何也?

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其本之也?考之天鬼之志,圣王之事;于其原之也?

征以先王之书;用之奈何?发而为刑。此言之三法也。【注释】[1]情伪:指真假。

【译文】墨子说道:凡是发表言论或者创作文学作品之前,都不得不定立一个标准。

说话而没有评定标准,就好像是在一个转动着的用来制作陶瓷的转盘上面,放上一个用来测量用的仪器一样,如此一来,其中的是非利害就很难清清楚楚地分辨出来。

但是如今世上的真假也令人难以分辨。因此言论必须要有三个标准。那到底是哪三个标准呢?

墨子说道:“这三个标准就是要有理论根据,要有现实情况,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什么叫有理论根据呢?就是要向上去寻求古代圣人们所施行的政策;什么叫有现实情况呢?就是要向下去观察百姓的真实的生活情形;什么叫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呢?就是说要把言论付诸行动,用在处理政事上面,考察是否符合全国百姓的利益。”这就是所谓的言论的三个标准。

【原文】今天下之士君子[1],或以命为亡。我所以知命之有与亡者,以众人耳目之情,知有与亡。

有闻之,有见之,谓之有;莫之闻,莫之见,谓之亡。然胡不尝考之百姓之情?

自古以及今,生民以来者,亦尝见命之物[2]、闻命之声者乎?则未尝有也。

若以百姓为愚不肖,耳目之情,不足因而为法;然则胡不尝考之诸侯之传言流语乎?

自古以及今,生民以来者,亦尝有闻命之声、见命之体者乎?则未尝有也。

然胡不尝考之圣王之事?古之圣王,举孝子而劝之事亲,尊贤良而劝之为善,发宪布令以教诲,明赏罚以劝沮。

若此,则乱者可使治,而危者可使安矣。若以为不然,昔者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之。

此世不渝而民不改,上变政而民易教,其在汤、武则治,其在桀、纣则乱。

安危治乱,在上之

喜欢墨子与道德经.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第六章 非命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上一页:(3/11) 目录 下一页:(3/11)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 元素 神庭玉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 超人的赛亚人弟弟 总裁的心尖暖妻 斗破苍穹 星环使命 弃妇重生豪门:千金崛起 女校
经典收藏 蛇术士 斗罗:我为了比比东硬刚千道流 魏晋干饭人 生死帝尊 鹰视狼顾 大明之我是朱祁镇 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逆天太子爷 战神爹爹:团宠王妃三岁半 穿越到明朝当举人
最近更新 网游之末日黄昏 冥界之花冥冥 亚炎纪 你这该死的温柔 女神的无双高手 因为爱你而疼 梦回千转 煅魂:风流邪帝犯桃花 直播:女神家的哈士奇天秀 道白道兮泊月
墨子与道德经. 任宪宝 - 墨子与道德经. 全文阅读 - 墨子与道德经. txt下载 - 墨子与道德经. 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小说小说